南说菱角
2022/8/15 来源:不详菱角
1
菱角,又名菱实、水栗子、沙角。为菱科菱属,是一种浮生于水面的食用植物。菱在水上,叶呈不规则三角形,内红外紫,果实的外壳两头有尖角,果肉洁白。因“其叶支散,故字从支”;又因“其角棱峭,故谓之菱”,故俗称为菱角。古人苏颂说:“菱,处处有之,叶浮水上,花黄白色,花落而实生,渐向水中乃熟。实有二种,一种四角,一种两角,两角中又有嫩皮而紫色者,谓之浮菱,食之尤美。”菱角原产于我国南方地区,本为野生,现在长江中下游的太湖地区和珠江三角洲等地区都有大面积栽培。
菱角“其角棱峭,故谓之菱”菱角的品种繁多,从外观颜色分,有红菱、紫菱、青菱等;从外形及角数分,有两角菱、三角菱和四角菱之分。如有苏、杭一带特产的馄饨菱、鲜香甜美的江苏吴县元宝菱、清香脆嫩的嘉兴南湖无角菱、以及广州地区盛产的风味别致的大头菱。唐代段成式说:“苏州折腰菱,多两角。荆州郢城菱,三角无刺,可以捋挱,汉武帝昆明池有浮根菱,亦曰清水菱,叶没水下,根出水上。”由此可见,我国种植菱不仅历史悠久,而且种类繁多。经过我国劳动人民多年的精心培育,菱角已经逐步从野生变为人工种植,多数品种也发生了改变,外形也由四只角变为两只,甚至两只角也在逐渐退化,有些品种已经变为无角菱。角虽然没有了,但体积增大,果肉增重,质量变优。浙江嘉兴出产的“南湖无角菱”,皮薄肉多,清香甜嫩、营养丰富、质地优良,被誉为“菱中佳品”。
2
我国人民食用菱角的历史也是相当悠久的。在古籍《国语》中有“屈到嗜菱”的故事,是讲在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名叫屈到的人嗜菱如命,以致临死前还嘱咐亲人:“祭我必以菱”。其子屈建不同意,因为这不符合楚国的祭祀礼仪。古代祭祀是要分等级的,要根据每个人的社会地位来使用不同级别的祭品。“君有牛享,大夫有羊馈,士有豬犬,庶人有鱼炙。”屈建认为不能因为父亲的私欲而乱了祭奠的章法,遂不用菱。这个故事虽然讲得是维护“周礼”,但是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出在三千多年前,菱角就是常见食品了。
采摘菱角历史上大文人、大诗人歌颂赞美菱的大有人在。最早,伟大诗人屈原在著名的《离骚》中就有“制菱荷以为衣兮”的诗句;一生笃信佛教而素食终身的梁武帝写过《采菱曲》;大诗人刘锡禹写过《采菱行》;白居易写过《看采菱》;梅尧臣写过《侍郎采菱》;大诗人李白更有“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的名句(李白《秋浦歌十七首》之十三)。宋代大文豪苏轼也有流传后世的《食菱》诗:“野沼涨清泉,乌菱不值钱。蟹黄螯蒸满,石破髓方坚。节物秋风早,撙罍夜月偏。令人思淮上,小舫藕如槫。”大诗人刘禹锡写的《采菱曲》很有特色:“白马湖平秋日光,紫菱如锦彩鸾翔。荡舟游女满中央,采菱不顾马上郎。争多逐胜纷相向,时转兰桡破轻浪。”菱角如锦缎一样飘荡在水中,采菱女子连心上人都来不及看一眼,争着将船划向那菱角多地方。兰桨一道道划过,掀起一层层轻浪。他又写采菱曲声:“屈平祠下沅江水,月照寒波白烟起。一曲南音此地闻,长安北望三千里。”采菱女的曲声连三千里外长安都能听到,可见其魅力之大。
剥开的菱角3
菱角的营养十分丰富,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葡萄糖、脂肪、尼克酸、核黄素、矿物质和不饱和脂肪酸及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等,还有胡萝卜素及钙、磷、铁等微量元素。据营养专家测定,菱肉中含有24%的淀粉,1%的脂肪,7.2%的蛋白质,是一种营养比较丰富的蔬食。古人认为多吃菱角可以补五脏,除百病,且可轻身。所谓轻身,就是有减肥健美作用。
菱角的营养十分丰富明代大医药学家李时珍曾详细地论述过菱角的性能和功用:“野菱自生湖中,叶实俱小,其角硬直刺人,其色嫩青老黑。嫩时剥食甘美,老则蒸煮食之,野人暴干收和米为饭、为粥、为糕、为果,皆可代粮,取茎亦可暴干收和米做饭,以度荒歉,盖泽农有利之物也。家菱种于陂塘,叶实俱大,角铒而脆……嫩时剥食,皮脆肉美,盖佳果也。”;李时珍还在《本草纲目》中说:菱角能补脾胃,强股膝,健力益气,菱粉粥有益胃肠,可解内热,老年人常食有益。新鲜的菱角可以当做水果吃,也可以加工制成蜜饯、糕点、磨粉、酿酒、酿醋等。菱角入菜可以烹制出多种美味,更是素斋素菜的主要原料。菱角除生食和熟食之外,还可以制成淀粉,也就是“菱角粉”,是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食用的一种保健食品。菱角还可以与各种食材共同制成的药粥药膳,具有大补元气、强筋健骨、益髓添精的作用,其功用也更加广泛。
菱角药膳中医认为,菱角生食可以清热解暑、除烦止渴;熟食能益气健脾。《本草拾遗》中说菱角可以:“补脾胃,强腰膝,健力益气,行水,去暑,解毒”。《滇南本草》中说它:“治一切腰腿筋骨疼痛,周身四肢不仁,风湿入窍之症”。大医药家李时珍说菱角能够:“解暑(及)伤寒积热,止消渴,解酒毒”。从历代医书的记载中,可以看出菱角具有多种医疗保健的功能,被视为养生果蔬和保健佳品。营养专家提示,秋季是菱角、荸荠的采摘时节,刚摘下来的果实又鲜又嫩,忍不住要吃,这时就极有可能感染寄生在菱角、荸荠上的姜片虫。姜片虫会寄生于人体小肠,可引起消化道及全身症状,如腹痛、腹胀、腹泻等,重者可发生贫血、浮肿和发育障碍等。尽量不生吃菱角、荸荠、莲藕,也不要用牙齿啃皮。在生吃前一定要充分洗擦去皮,最好用开水烫泡几分钟或在阳光下晒过一天后才吃。接触过水生植物或污水时要洗干净手,防止囊蚴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