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皮故事七夕,慕仙陈香飘

2022/9/26 来源:不详

农历的七月初七日为乞巧节,是中国一大传统节日,民间有“七夕节”“女儿节”“七姐诞”等不同叫法。

七夕是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美丽爱情传说,也被称为“中国情人节”。

广东人注重过各种节日,“拜神”十分重要。七夕也不例外,但七夕是“拜仙”,也就是拜七姐。

早在宋代时,岭南地区的乞巧风俗已十分兴盛,时人咏道:“粤人重巧夕,灯火到天明”。到现代,也有许多城市举办灯会,庆祝七夕。

七夕节的饮食风俗,各地不尽相同。在江门五邑侨乡,包括开平、台山、新会、恩平等地,人们习惯把拜七姐、拜七仙女称为“慕仙”。

清光绪十九年编纂的《新宁县志》记载:“诸女子于广厅设鹊桥,陈瓜果,焚檀香,蒸巨烛。向空叩礼,曰迎仙。自三更至五更,凡礼拜七次。因仙女凡七也,曰拜仙。女子穿针结彩称乞巧,又叫慕仙。”

可见古时,其实是凌晨慕仙,自三更至五更,就是从七月初六的晚上十一点开始,到凌晨五点。

记得小时候,妈妈也是晚上十一点才开始慕仙。有女儿的家庭,都特别注重拜七仙女,因为希望女儿也能聪明伶俐,心灵手巧。

但是半夜才开始拜仙实在太困啦,慢慢地,也有不少五邑家庭提前在七月初六晚上就慕仙,九点、十点就开吃,供品就当宵夜了,我们家也不例外。

记得小时候,觉得拜神是很麻烦的事,但是特别喜欢拜仙,因为拜仙实在有太多好东西吃了!

“慕仙”由于拜的是七仙女,所以桌上要放置“七杯茶”、“七种水果”、“七碗甜品”,并点上“七支香”,还有菱角、栗子、发糕、油糍等等,以此祈求阖家安康,幸福美满。

有些人会用新会陈皮来做甜点来进行七夕慕仙,像陈皮饼,陈皮红豆糕这样的甜点口感清新,对肠胃较好,不容易发腻。

而我的妈妈喜欢做陈皮杏仁芝麻糊或陈皮龟苓膏(茯苓膏)来慕仙,因为她觉得七夕慕仙之夜,水果、干果或糖水吃多了,容易肠胃不适,所以用陈皮来做,对身体会好些,对消化有帮助,陈皮用量适宜还能让糖水味道更好,一箭双雕。

有时候,妈妈也会偷懒,不做糖水和点心了,直接在外面买些就回家慕仙,外面的糖水点心,我总吃不惯,一是太甜,二是太油,吃完总觉得腻腻的。

这时妈妈就会煮点陈皮水或者泡上些陈皮普洱茶,喝了以后能消滞解腻,特别舒服。

记忆中小时候“半夜拜仙女”是那么幸福快乐,但现在传统节日的气氛好像越来越淡了,好像不是每个家庭都会“慕仙”了。

你的家里会拜七姐吗?又会吃什么好东西呢?欢迎下方评论分享哦!

新会陈皮原创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部分图片来源掌上台山。

我是陈皮人家,相信老陈皮会讲故事。

专注新会陈皮文化传播,欢迎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by/15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