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赫山科技助力农业增效农民迎来不一样
2023/11/20 来源:不详白癜风怎样才能治好 http://m.39.net/pf/a_7935645.html走进赫山区竹泉山智慧农业基地的温室大棚内,只见一颗颗小白菜生机盎然、长势喜人。红网时刻记者王新凤益阳报道临近秋分时节,作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益阳市处处是丰收盛景。走进赫山区竹泉山智慧农业基地的温室大棚内,只见一颗颗小白菜生机盎然、长势喜人。经过前一阶段的高质量管理,大棚内不少叶类蔬菜迎来丰收季。47岁的种植工人汤建立正和同事一起,忙着采摘成熟的蔬菜。在这样一个平方的大棚内,共栽植小白菜22床,每床产量在至斤,两名工人协同作业,不到一个小时就可以采摘完一床。作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汤建立上有两位80岁的老人需照料,下有两个小孩要上学,一家人守着四五亩地过着穷日子。如今,她在家门口实现就业,成为“新型农业工人”,不用“面朝黄土背朝天”,只需负责给农作物打枝、吊蔓、播种、采收等工作,相较传统农业种植,现在这份工作操作简单方便,不用日晒雨淋,每月工资多元,收入翻了两三倍。“你看,我现在在这里上班,既轻松又干净,手上又不起茧子,家庭也能照顾到,一年还可以赚一两万块钱。”汤建立欣喜地对记者说。竹泉山智慧农业基地的智棚控制系统。让汤建立头一次感觉“收成”跟过去几十年完全不一样的原因,在于有了一个“智慧农业大脑”。这个智慧大脑其实是智棚控制系统,它不仅可以设定出适合作物生长的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还可以在线实时监测、掌握蔬菜大棚内的各项数据,实现生长环境调控、水肥一体化管理、病虫害防治等远程操作。同时,还能节约20%至50%水肥成本,还能大幅度提高蔬菜产量和质量。目前,基地从育苗、定植、移栽、灌溉施肥到收获,全部采用智能化、大数据,蔬菜的生长周期由传统的五六十天缩短到三十多天,每年可收获6到8次。“通过这个互联网智棚控制系统,可以一个人管理7个大棚,创造出适合作物生长的环境,实现精准作业,农产品产量和品质都能大幅提高。”竹泉山智慧农业技术员刘沅培打开手机App,向记者演示有关操作。“智能温室大棚种植蔬菜产出非常高。传统户外土地种植的叶菜一年生长三到四茬,温室大棚种植常规可达12到14茬,高效、精准控制下,最高产收可达18茬。”竹泉山智慧农业项目负责人徐钰莹说。过去,菱角岔村的不少农民大多依靠常年的经验种植农作物。蔬瓜何时浇水,农药浓度如何把握,温湿度、光照、氮元素是否充足等问题没有一个量化指标,单纯依靠人为判断,往往存在误差,经济效益并不高。为了带动更多农户增收致富,基地将免费为农户提供技术支持,一名农户每平方米只需投入多元,就可以发展水培叶类菜种植,通过水肥一体化自动控制系统,营养液通过管道直接传送到无土水培池,电脑自动调配成适合蔬菜生长的水肥比例,这样栽培出来的作物口感好、口质好、绿色安全,每平方产量高达40公斤,按最低5块一斤计算,一年便可以收回成本。如今在赫山,农业已经不再是填饱肚子的营生,而是能干出名堂的事业。智慧农业的迭代正在让越来越多像汤建立这样的农民尝到数字化、智能化的甜头,迎来“不一样的丰收”,让他们在田间地头看到大有作为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