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瓦白墙灰线条郁葱庭院随风飘沾益区菱角乡

2025/4/1 来源:不详

在聂子洞大海子,硬底化的道路宽阔且平坦,郁郁葱葱的树木遮住了村貌,村落里是白墙青瓦,破旧的泥砖房不见踪影,没有了满地的鸡粪,村民自觉将家畜圈养,庭院里是精心培育的花草,漫步其中让人宛如走进江南水乡……

今年来,菱角乡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重点整治通乡公路主次干道沿线村庄,开展全乡人居环境示范点建设,全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推动生态宜居乡村建设不断呈现新面貌。

拆除“两房”逾30间,腾出农村发展新空间。几年前大片的土坯房已经从村里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宽敞的小广场、拆旧拆出的木材成了进村路两旁的点缀。“大海子村原本有破旧土坯房30间,在党员带头拆除自家的破旧泥砖房后,村民们纷纷响应,如今的大海子村小组,已经看不到一间土坯房了。”大海子村相关负责人介绍,利用村民拆除破旧土坯房腾出的空间,大海子村打造了供村民游人休闲娱乐的小广场。在改造的过程中,结合三七地改造出来的木料融合到新农村建设中。大海子村以破旧土坯房清拆用切入腾出新农村建设发展空间的做法是菱角乡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乡注重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稳妥高效推进“应拆尽拆”。按照“先拆、缓拆、慎拆、不拆”四种类型分类登记造册,并在多次摸排复核的基础上,不断完善花名册和数据库。在此基础上,菱角乡积极推进拆后清理整治。加强村庄环境卫生清理。把破旧土坯房拆除与“七改三清”和村庄清洁行动相结合,及时清理平整拆后土地,将“两房”变“三园”,拓展绿化空间。

规划先行、突出特色,村容颜值大提升。在提升行动中,菱角乡以优化城乡生态环境为理念,挖掘和突出地方人文特色,串联历史建筑和传统村落等文化元素,本着与当地村民居住特色相结合、简单实用,突出民俗特点,整体以青瓦白墙灰线条为建筑整体色调,以四旁植树为村庄绿化主要目标,打造“青白灰绿”四个色调为主的村庄色调规划主调,形成独具坝仔特色的乡村民居风格,提升居住环境。同时坚持乡域一盘棋,推动各类规划在村域层面“多规合一”。一是统筹农村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规划,科学谋划村庄发展定位、主导产业布局、用地规划、生态保护等,精准规划村庄路网、水网、电网、农房、公共设施建设,同步规划好生活垃圾、污水处理、公厕等基础设施用地,做到不规划不建设、不规划不投入。二是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要按照《云南省村寨规划编制技术指南(试行)》要求,在充分听取村民意见建议基础上,体现“传承保护、地域特色”科学编制村庄规划,确保高起点、高标准规划。目前初步完成菱角乡总体规划,菱角、水冲两个集镇修建性详细规划,块所村委会营上村、块所村、台坡村、水冲村委会一二组、菱角村委会牛泥塘村、赤章村委会一二组、卜嘎村委会卜嘎村、黎山村委会第五村民小组的村庄规划,12月底前完成块启等48个村庄规划实现规划全覆盖。接下来,菱角乡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抓好已建成的人居环境示范点长效管理,探索建立“一套机制、一个机构、一支队伍”的“三个一”菱角乡长效管护体系,保障基础设施建成后能得到有效管护,切实巩固好已取得的工作成果;继续因地制宜,追求实效,奋力推动城乡高质量发展。

全域推进人居环境整治,连片打造美丽乡村示范带。沿着省道S(菱排线),从水冲村前往赤章村,一路风景如画。白墙青瓦的民居和良田里多样的农产品点缀其中。乡道全部实现硬底化,已然没有了数年前的尘土飘扬的景象。沿线的落家龙潭村,一个两米高的巨石矗立在的村口,与沿线竹篱笆内的月季、格桑花相呼应;在旅游环线上种上了银杏......

通讯员:李克仙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by/887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