炊烟食客好一个江南烟火气
2025/6/2 来源:不详《炊烟食客》:好一个江南烟火气
将江南风景、人物、美食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完成一幅水墨江南的画卷,很多美食可以追朔到《红楼梦》中的膳食,诗词歌赋也是随手拈来——这就是《炊烟食客》
作者黄磊,是一名编剧,此黄磊非彼黄磊,应该叫胖黄磊(这个结论是从序中得出的),具有超强的文字表达能力,文学素养奇高。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支春”,是我对江南的印象,“桃花流水鳜鱼肥”,是我对江南美食的印象,想着鳜鱼肯定很好吃,后来才知道还有臭鳜鱼,听说和臭豆腐一样,闻着臭吃着香。
好像是初中的时候,父亲有次买了菱角回来,身处北方的家人不知道怎么做,就用水煮了吃。在我印象中,菱角的外壳煮了不好剥,内里虽然是白的,也不是多么好吃,对不起剥外壳的辛苦。及至看到这本《炊烟食客》,才知道,在江南菱角竟然是用盐淹着,到腊月用来解荤腥的,真是涨了眼界了。
《甜芦稷》中,作者说北方没有甜芦稷,例证是山东的朋友,其实在我们北方也是有的,比如我的家乡陕西。我记得母亲把它种在玉米地的中间,未吐穗之前和玉米混淆,难以分辨,防止别家的孩子看见折去吃。待到长成,自去折来,吃起来甜津津、脆生生的,是那种淡淡的甜脆,没有甘蔗浓厚。这种植物不能做菜,只是小孩的零嘴,好像归不到饮食里去。
尤其是在《糯米饭》中对吃糯米饭的描写,真是让我这个北方人见识了江南人吃饭的仪式。吃之前喝口豆浆唤醒味蕾,然后慢一点,慢一点吃,让弹牙的糯米饭绽放、酥脆的老油条一碰即碎、卤肉酱粘附于味蕾之上、火腿的纤细、榨菜丁的爽脆咸鲜,热热闹闹齐登场,在口腔里较劲。看到这里,不由口舌生津,拍案叫绝,笑称作者不愧是编剧,一个糯米饭都写的这么有画面感,确实有才。
《江南面》中,对虾籽面中的描写,先是把这碗面进行了一番描述,如同没有色彩的画,进而描述面条好似希望虾籽的生命能复苏,扑在自己所爱的人身边,殷切呼唤,你快还魂啊,快一些啊。可惜虾耔找不到复苏的生门,早早跨过奈何桥,投生去了,只留下一小撮臭皮囊,无人收场。看到这里,不由笑喷。江南人的想象力也太神奇了,竟然能把一碗没有生气的面,写成一幅江南的水墨画,后来竟然演化成一幕生离死别的爱情剧,如果这样的剧开场,不知道要看哭多少有情人。
看完这本书,感觉江南好美,江南的美食有意境有口感,想要马上背起行囊,一路向南,尝遍江南美食,看遍江南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