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无条件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富足

2022/9/11 来源:不详

北京哪家医院专治白癜风 http://m.39.net/pf/bdfyy/bjzkbdfyy/

春节就到了,家家户户又开始贴春联,写福字。忙忙碌碌一年,难得放假聚在一起,亲朋好友互相祝福对方年年有余、富足安康。但不知大家想过没有,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富足?

估计很多人想到的是有钱,的确,钱是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也是令无数人头疼的问题,他们觉得自己的不快乐是因为缺钱造成的,也因为这个认识,无数人愿意牺牲眼前的快乐去换取今后的快乐。

但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试着反过来想一下:因为遥远的幸福而牺牲当下的快乐,是否值得?因为这个遥远的幸福,多少人丧失了自己的底线?即使哪一天我们真的成了超级富豪,就一定快乐吗?

穷人担忧自己没钱,羡慕富人可以享乐,却不知富人有富人的烦恼;地位低下的人忧心自己没有官位,不知当官的也有当官之苦。无论贫贱富贵,只要心有不足、心有不平,必然生起忧愁。

其实快乐如果是依赖外在条件的,那么这些外在条件在给你带来快乐后,同样会给你带来痛苦,因为本质上我们控制不了任何东西,一切都是因缘和合,缘生缘灭。当缘灭的时候,那些让我们快乐的东西又会给我们带来痛苦。

记得在网上曾经看到曾仕强说了一句关于钱财的话,很是形象,细节记不清楚了,大意是这样的:钱财是人生遇到的第一块石头。同样一块石头,可以成为你的绊脚石,也可以成为你的垫脚石。

16世纪的西班牙曾经从美洲运回巨量的黄金,按理说西班牙才应该成为当时欧洲的领头羊。然而真实的历史里,老天爷跟西班牙开了个玩笑。西班牙因为有太多的黄金,反而造成了各种问题,最终衰落下去,其中的前世今生特别值得今天的人去琢磨琢磨,充满了戏剧意味。

在东方,鸦片战争之前,晚清跟英国一直保持着巨额贸易顺差,大量的白银流入中国。然而巨量的白银并没有让晚清强大起来,在其它国家的眼里,反而成了一块肥肉,都想分一杯羹。

这种现象,我想起了《大学》里说的关于财富的至理名言: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所以说,金钱本身并无好坏,并不必然给人带来富足,好坏在人。如果有了金钱,不会善加利用,并不一定能强大,迟早还要失去。

从个人来讲,如果因为富有就失其分寸、不知取舍,财富就成了绊脚石。有多少患难夫妻或者患难之交,贫穷的时候能风雨同舟,富有之后反而分道扬镳。又有多少人,贫穷的时候,踏踏实实,发达后就像换了个人。

但也有人在富有的时候,不但不浮躁,反而利用已有的财富积极为自己培福,广结善缘,造福一方。财富对于这些人,就是垫脚石。所以财富无好坏,好坏在人心。财富只是一种能量,好坏看调动这股能量的人,所以古人讲“富润屋,德润身”。

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富足?真正的富足应该像泉水一样,是由内向外流露出来的,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绝不会随外境的波动而波动。在《坛经》中有一段特别有名的悟道名言: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自性本自具足,只是我们不敢直下承当,故而向外贪求。当外在的东西满足了我们的希求时,我们就很高兴;当外在的东西与希望相悖时,我们就失望甚至愤怒。然而那个不生不灭的佛性从未动摇过,所以佛陀讲常乐我净,这样的富足才是大富足。

当然,并不是说自性本自具足,我们就可以什么也不干了。恰恰相反,因为这个不生不灭的佛性,被烦恼遮蔽,我们直下体认不了,所以要去修。就好比自家有一个超级大宝藏,里面什么宝贝都有,但是我们却找不到。

三祖曾说:”至道无难,惟嫌拣择。“又说:”欲取一乘,勿恶六尘。“其实就是要我们去直下体认,直下承当,不逃避但也不贪爱,实际理地不受一尘,万行门中不舍一法,只有这样才能逐步与道相应。

但这种体认并不是那么容易,会面临各种考验,所以才要培福养慧。佛家讲,修慧不修福,罗汉应供薄。修福不修慧,象身挂璎珞。儒家有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之说,其实本质上也是讲得福智双全。有福无慧,或者有慧无福,修行的路上都会带来障碍。

福和智就像两颗耀眼夺目的明珠,但自古福智很难双全,不是缺一个就是都没有,双全的很少。究其原因,人之性情,都有所偏失。有的喜欢养慧,有的喜欢培福,有的只喜欢混日子,而既培福又养慧的则凤毛菱角。

喜欢养慧的人,往往觉得只要有了智慧,就可以所向无敌,福气自然就来了。抱有这种想法的一种是小聪明,他们在利益得失面前,往往竭尽算计之能,力求利益最大化。但这样的人,很有可能像《红楼梦》里的王熙凤,算计来算计去反而把自己算计进去了,所谓聪明反被聪明误,大概说的就是这种人了。

还有一种是确实有点智慧,但不爱布施,认为只有智慧才是真实的,其它都不值一提。他们喜欢整天钻研经书义理,但不爱脚踏实地的做事,六度万行跟他们无缘。

喜欢培福的人一般特别爱布施,喜欢帮助他人,但一涉及到智慧层面的东西往往就不爱听,觉得做个好人、多做好事不就行了,想那么多干嘛!

只培福跟只养慧这两种态度都要不得,一个人想要在世上做点事,必须要福智双全。如果有慧无福,往往事与愿违。有福有慧好修行,前行路上多积攒资粮,才有可能真正的体悟到那种大富足、大自在!

愿我们每个人,快乐从当下做起,每一分、每一秒都能快快乐乐!不管有钱没钱,都能开开心心,身和心和家庭和!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cs/138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