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方菱角塘住着蚩尤后代的地方

2022/6/12 来源:不详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最好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现在大方县的菱角塘,已经开发成为中外游人向往的旅游景区了!但那开发之快,水平之高,着实令人惊讶啊!

年我回乡避暑,孩子们专门陪我去观赏八堡一带的自然风光和新农村建设。

首先进入菱角塘大寨:只见一幢幢暂新的苗家住房,已经成为接待游客的“农家乐”。公路从苗家门前经过,苗家住房也有停车地方。房前的大片荷花正在怒放,孩子们频频为我摄影留念。桂林式的山麓一个个清清的小绿塘,游人在游荡……每逢节假日,很多城里的大人小孩都竞相到这里度假。这不禁引起了我的回忆——

那是20世纪80年代初秋,我陪一英国旅游采风团赴大方县菱角塘苗家大寨采风,对外国友人特感兴趣的“六寨喜鹊苗”服饰,我早就作过介绍,已觉不太新鲜。而且当时还没有条件进行旅游开发,寨子里的还是以前的积肥习惯,卫生条件很差,好在那些外国人只看苗家的纺织工艺,我就只能发一条简讯。不过,寨中那口菱角塘反而把我深深地吸引住了!   满池叶衬白花,幽香四溢,沁人心脾,给人以清新之感;菱花虽无荷花之艳丽,却有“出污泥而不染”的气质,所结之菱角亦不亚于藕。儿时常有六寨苗胞从我们村前进城卖菱角,有时夜宿我村,送些菱角给我们玩耍,生食,脆嫩鲜美;煮熟吃,越嚼越香。可那时候我们不知道菱角是什么树结的。经现场观察,多方采访,查阅资料:菱角是一种易种、高产而有食、药两用价值的水生高产植物,古名芰,因有几角而称菱角,为一年生草本植物。无霜期半年以上的八堡一带正适合种植。   怎么栽种?苗族大爷告诉我:把菱角撒入塘中就可长出来,七月开花,八月果熟,若不及时把果实采完,落在水中的第二年又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果实生熟皆可吃,且有解暑消渴、安中补脏之药用。菱角不占地,可与荷花同植于一塘。   清代诗人阮元写道:“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菱角不与稻争田,不同莲夺池,花工少而收益大。既可美化环境,又可增加收入,还可为市场加添鲜美食品。难怪大寨苗家杨老伯说:这菱角是一种好东西!

年代中叶,欧美一支蚩尤代表来到八堡一带寻根觅祖,获得认可,当地苗族杨明祥还出版了一部六寨苗的历史书籍……

孩子们叫我上车了,我从回忆中回过神来。这六寨苗居住的地方,还有好几个人文景观和自然风光的旅游景区哩!因为孩子们明天要上班,我们就匆匆观赏了八堡和新开田……

高致贤,汉族,生,贵州大方县人,作家、记者,先后任过教师,宣传、青年、文化、文物专干,党政秘书,专职记者,文联常务副主席,政协常委等。贵州省作协、记协、写作学会、中国现当代文学学会会员;贵州省杂文学会理事、毕节市作协常务理事;贵州省首届文代会、作代会代表;退休后旅居深圳,受聘专栏作家。有多万字的作品在国内外刊播;出版散文随笔《乡音悠悠》、杂文《心口常开》、回忆录《苦乐人生》、文艺《乌蒙山情歌》;图文《创世界的农民刘义章》、《新乐故事》等专集与闪小说《暖流》、游记《奢香故里》等合集。作品入选《中国新文艺大系》、《贵州新文学大系》、《黔西北文学史》和《当代诗词三百首》等文学史和数十部合集;创作手稿选入古今中外名家手稿《文献资料大全》;多篇作品获全国性大奖;个人小传入选《世界文化名人录》、“国际网络作家名录”等多部人物辞典和词条。

云少

您的支持,是我们继续前进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cs/5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