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大师进驻广州古玩城,这次他们讲传承更

2022/10/15 来源:不详

12月18日上午10时,广州市(古玩城)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站在广州古玩城正式揭牌成立。广州市(古玩城)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站是广州第三家市级非遗工作站、荔湾第一家市级非遗工作站,首批入驻的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广州玉雕代表性传承人高兆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广彩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谭广辉和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西关水菱角技艺第三代传承人伍文辉。不同于非遗保护机构、保护单位和传承基地,该工作站的理念是“传承、创新、发展”,今后将打造为联动非遗传承人、广州工艺美术行业协会、文创文博设计机构、专业院校等多方,在保护非遗的基础上对非遗进行创新和发展的开放性平台。

18日上午,古玩城一楼的非遗体验互动区,水菱角和广彩两个非遗项目以互动展示的形式与市民游客互动,市民游客可亲身参与西关水菱角和广彩作品的制作,更可品尝自己亲手制作的水菱角或将自己的广彩作品带回家。而四楼的非遗角则主要展示非遗大师作品和非遗创新文创产品。

高兆华玉雕作品《龙腾盛世》《福禄寿》被摆在玻璃柜中,十分传统、大气,而一旁一件《今非昔比》的玉雕作品显得有些另类,这是他在工作室弟子的启发下所作。作品以新疆三彩石为石料,一只趴在石头之上的红蜥蜴栩栩如生。“三色石的三色是红、黄、白,蜥蜴等元素就巧取了这些颜色。”高兆华介绍。“工艺分为工和艺,学生学一两年基本可掌握大多数雕刻技巧,这是工,只要一定时间的练习就可以达到。但设计完成一件精美的作品,需要艺,需要个人涵养、审美水平等的长期积累。”高兆华表示,玉雕经过千年积累,达到了工的巅峰,年轻人在艺的创造性上会更有突破空间。“我们工作室年轻人的作品在市场得到收益,七成可以归自己,他们不缺创意和激励,目前较欠缺的是市场。”他说。

而广彩大师谭广辉作品《金地百花鼎》与一旁广彩瓷盘《不做花瓶,做花旦》形成了鲜明对比,前者用色华丽、工笔规整,后者用色大胆简约,充满写意风格。

记者还在一处玻璃柜看到由年轻设计师设计制作的挂钟、挂画,钟面涂上岭南舞狮、镬耳屋等传统元素,整体却是简洁风格,而挂画上也是平面水纹与立体瓷鱼相结合,传统与现代的碰撞方式让人眼前一亮。

该工作站策划设计总监李维佳介绍,这些都体现了传统与现代设计的有机结合,让人们感受到非遗也可随时代潮流而创新,再次并发出的活力。

据了解,今后,此平台将开展非遗研究、研发、设计、孵化、品牌、宣传、竞技、人才培养、研修研习、展示展演、市场对接、信息发布、资源共享、交流合作、跨界对话等工作。“通过IP孵化、非遗产品创新升级、标准化产业链的形式,结合新媒体推广,进行非遗产业综合生态的搭建,将非遗的文化内核与时下大众审美及生活需求相结合,让非遗自造血、自激活、自传播,形成产业化发展模式,实现非遗的创新性转化、创造性发展。”他说。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吴多通讯员荔宣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莫伟浓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罗嘉妮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yf/18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