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稀童年趣事,犹如暗夜里的暖暖星光,与山
2023/11/30 来源:不详小时候天天望过年,因为过年能够吃好的,还可以玩个痛快。而平时,每天放学之后首先是做家务,挑饮用水(最早是与弟弟抬,接下来是挑半担,十几岁后则挑大半担,要在沁水坑边排队等),捡柴,剁猪草,洗菜,扫屋台子,缠棉柴把子等等,好像有做不完的事。吃过夜饭之后才能坐下来做作业,可柴油灯(用废墨水瓶里插灯芯自制的)不亮,且熏得人鼻污嘴黑,影响作业速度,因而常常半夜才可入睡,翌日还得早起,否则会迟到。压抑不了童年好奇、好玩的天性,放学途中、捡柴寻草之余、夏日大人乘凉入眠之后,都是我们放牧童真的大好机遇。儿时经常饿着个肚子,“咕哩咕噜”是肚子里常常演奏的管弦音乐。长在沙地里即将成熟的花生,靠根部已经饱满,藤子伸得越远的花生越瘪。我们知道种地的甘淡辛苦,从不搞缺德事,只伸进沙地抠根部的花生,剥开吃米,再将藤蔓与花生箭还原如初。苜弯角半生不熟最好吃,涩中带甜,既有嚼头,又有浆汁。其藤芜近一米高,正好让我们仰身躲在其下不暴露。嘴巴之上就是弯月状的苜弯角子,清香味里还有沙土湿腥气,叫你不张嘴吃都不行,吃时不弄坏藤芜及嫩角子即可。还有红薯,与花生相似,且在地皮上即可选定目标:地皮起包、被红薯胀裂的缝越大越好,挖出红薯后即把根须与小红薯埋妥,恢复原状。屡试不爽的西瓜吃法,你可能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甚至连想都想不到。那时生产队西瓜地的守瓜人,多是腿脚迟缓的老社员,而我们恰恰在西瓜成熟期放暑假。瓜田边多有用来给西瓜施肥的一池塘。伙伴们泅过水,从塘坡爬上去,匍匐着摘下瓜滚下池塘,拳头向瓜腰一击,西瓜开花裂成几块,在水里边踩水边吃。如今的儿童吃食多,多得导致“反客为主”没兴趣进主食,让大人们特着急。想我们年少之时,主食都吃不饱,哪来零食哟。不过,眼下的娃娃也有羡慕我们的地方:野食多。除了前述在生产队地里“摸食”西瓜、花生、红薯、苜弯角及豌豆角、萝卜外,果类还有桃子、杏子、桑椹、蔷薇果、枸柑子,茎类有刺苔、玉米秸、高粱秸、芦芽根。我们的童年粗看完全是苦难的童年,吃不饱、穿不暖,读不到真正的书,物质与精神双重匮乏。然之所以还曾快乐过且至今难忘,多半缘于找乐子、穷作乐。什么滚铁环、板菱角、打棒棒、放风筝、打珠果子,什么荡秋千、爬树、摸鱼、掏鸟窝、射弹弓、捉知了,一应俱有。鸡蛋换棒棒糖、米换炸米子、上树吃桑椹、下地偷西瓜,不一而足。时光飞逝,岁月无情。然而,依稀童年趣事,犹如暗夜里的暖暖星光,与山河同在,引导并伴随我励志前行。童年的苦,如今忆起也是甜;童年的甜蜜趣事,如今品来,更是甘甜有加而历久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