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家张敬轩最爱的小店,听说都要拆了

2025/4/27 来源:不详

“时光这个坏人偏却冷酷如许离场慢些也不许”

张敬轩在《青春常驻》里唱到。《青春常驻》里的一声声叹息,一段段感慨,如今竟成了现实。

说起广州的老字号小吃店,文明路作为“糖水一条街”,几乎每个羊城人心中都有它的位置。几十年来,风里雨里它都在,如今由于公屋出台的新政策,文明路还是文明路,但这些老字号或将就此别过。

图为张敬轩在文明路与“洪德路鱿鱼丝”合照

生长在广州的轩仔,虽去往香港发展已经十六年了,最放不下的还是一碗儿时记忆里的味道,时不时便要翻来文明路,在我们眼中,轩仔依然是那个“爱吃”的广州仔。

文明路上的老字号糖水铺一晃已开了30多年,它算不上让人心念,因为糖水铺在那,你去,便能喝上,都说得到了的,便有恃无恐。

如今听到文明路上的百花、玫瑰或许要搬迁?心里还是一惊:“大概我们都未曾想过它们会离开”。

文明路上的老字号或将“消失”

越秀区公房出台的新政策即将开放市场竞标租赁,价高者得。被糖水店带火的文明路是不少商家争夺的重点地段。

是否可以重新投标回这间店面,几家老字号心里都没谱。

就算重新投到了,租金价格上涨,一碗糖水卖到了20-30元,老板不情愿,或许文明路的老字号就要和大家告别了。

这条陪伴着两代人成长,安慰了无数个平凡日子的糖水一条街又将怎样变化,文明路复在,只是少了这几家小店,便少了一万个去文明路的理由。

/

百花甜品/

百花甜品创始于年,当时正值青春期的70后,拍拖最爱来百花。

都说文明路是甜蜜圣地,不光这里的糖水味道清甜,饭后来一碗,为平淡的生活添了几分小确幸,而在这间小小铺头流溢出的浓情蜜意更是甜到了心坎尖。

图为粉丝在百花甜品门口偶遇张敬轩

“個種好味道真係由細到大都冇變過”

大概就是轩仔如此沉迷于百花的原因了。来吃百花,就算是张敬轩也得排队,还得排两次。一条队伍排队点单,拿到小票后方才能跻身另一条“递小票”队伍。

递完小票后只需在原地等待,厨房的靓姐会在一分钟内交到你手上。大部分的糖水,清早六点开始熬煮,现煮的热奶糊则是点单即煮,还需等多两分钟。

来百花吃糖水,十有八次没位置坐。两边窄小的桌椅早就挤满了人,于是乎,站在路边手捧糖水眼神迷离的各路人士又成了文明路上的一道风景线。

百花的糖水共有种,从立春吃到大寒,就算日日赴约,一年不重样也吃不完。对于选择困难症患者来说,排队的十几分钟是短暂的思考时间,若是熟客来吃,菜单什么是不存在的,想吃的那几样在来的路上早已有了决定。

纵使百花的糖水有几百种,却唯独没有绿豆沙和杨枝甘露。老一辈广州人最钟意食熬成沙泥般的绿豆沙,百花的绿豆海带糖水以豆沙为底,加入陈皮、海带以及部分还未化成泥的小绿豆,陈皮味沁入舌尖,别提多清凉了。

依照季节百花发明了三宝糖水,春夏秋冬各不相同。原春三宝在椰汁西米中加入了糯米小麦和红豆粒。椰汁和西米是百搭,加上红豆粒和糯米小麦后也不违和。百花的糖水多数偏甜,春三宝甜度适中,格外惹喜。

/玫瑰甜品/

百花与玫瑰在文明路上“相爱相杀”多年,“哪家更好喝一些?”始终没有答案。你爱百花的“春三宝”,我爱玫瑰的“杏仁豆腐”——玫瑰和百花就像两位不善言语却又感情至深的老伴,在文明路上暮暮朝朝陪伴彼此。

玫瑰共有六张桌台,坐下即点,等位也是常有的事。从中午十二点营业至晚上十二点,发型飘逸的老板会在晚上出没,最好喝的奶制品(奶糊、杏仁豆腐等)通常卖得最快,晚去的人要碰运气。

边度美探忆起从前:

记忆最深的莫过于上学的时光,从东山口到文明路只有一辆3路公车的距离。在中山图书馆温书的日子很长,却因有了玫瑰的杨枝甘露多了个去图书馆的念头。

再后来滴滴和Uber相互竞价,打车来文明路喝糖水变得心安理得。

旁边的喜尔宾酒店是越秀的机场大巴候车点,每每去机场前都要在玫瑰来一碗芒果蛋奶糊才舍得离开广州。关于文明路的记忆呀,都因有了糖水才发了光。

有人偏爱奶糊或是杨枝甘露,但无疑杏仁豆腐才是玫瑰的当家花旦。新鲜磨好的杏仁粉熬煮成浆,待其冷却后便形成如豆腐一般细嫩的玉脂状。

用勺子轻轻一舀送了口中,杏仁味随之袭来,用“入口即化”四个字来形容虽有些老土却最贴切不过了。

/老西关濑粉/

玫瑰甜品隔壁的老西关濑粉来到文明路也有十多年了。遵循手工制作的传统西关小吃寥寥可数,这家店便是其中之一。

濑粉不如糖水来得可口,却是老广州人爱不肆口的平民早餐。加入了大头菜、猪油渣、虾米、冬菇的濑粉咸香爽滑,糊糊一口下肚,胃也跟着暖了起来。

日复一日的生活,就如这碗朴实的濑粉,看似平淡无奇,细细品味,却又能尝出其中的二般滋味。

西关的濑粉与东莞的烧鹅濑不同,短小的濑粉依附在浓稠的汤汁中。不同于机械制作,手工的濑粉才能吃到的这般软黏。

每个人都有最喜欢吃的食物,说不上哪里好,但就是无法替代。濑粉之于西关人而言就是这样的存在。喜欢在濑粉里多加头菜,咸脆的头菜加上油香的猪油渣。

“它们像是濑粉的灵魂,渺小却在西关人手中找到了归属感”。

除了濑粉是手工的,水菱角的“神秘踪影”也能在此找到。西关人爱吃菱角,从而发明了用米粉制作的“水菱角”。如真菱角般栩栩如生,加入的配料相似,可以称得上是高级版的濑粉。

只是这水菱角必须用筷子拟出形状,入热锅中定型,甚是麻烦,如今广州做水菱角的也就只剩下了文明路上这家。

我习惯在喝完糖水后打包一碗濑粉,当做夜晚肚饿的宵夜。老西关濑粉在文明路上的生意并不算太好,濑粉顶肚,吃了便喝不下糖水。若是租金涨了,生意本就平淡的濑粉或许没有那么多人在意,或许它是第一个无声息离开的。

/

离七月份的竞标还有四个月的时间,文明路如往常一般毫无异样,人们照例买糖水吃濑粉。老板的忧愁没有渗进食物里,我们安心吃着碗中的糖水,只是不知,下一次得闲过来,你们是否还在。

更多边度心水推荐,点击图片可见原文我们一口气吃了广州12家当红榴莲甜品,最好吃的竟然是...

这家上一代人的“网红鸡店”,美探吃了十年才舍得告诉你!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yf/90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