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种蔬菜抗病性强,容易栽培,亩产可达2

2022/10/25 来源:不详

今天来为大家介绍一种新品种蔬菜,它长相奇特,不同于一般的蔬菜,像羊角一样。说到了这里,肯定很多朋友都想知道这什么蔬菜了,不急,且听我慢慢道来。

黄秋葵又名秋葵,属锦葵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花大色美,果实为硕果,倒圆锥形,形如羊角,因此又名羊角豆,果实表皮有5到6条菱,带绒毛,肉质柔嫩润滑,可用来炒食,凉拌,做汤等,还富含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钙铁等矿物元素,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具有健胃润肠,保肝强肾的功效,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保健蔬菜。

现在将黄秋葵的栽培要点介绍如下:

播种育苗,为了方便采收和管理,生产上要选择早熟,矮株型,果形菱角明显的品种,如新东京5号,台湾五福和美丽五角等品种。黄秋葵属短日照,喜温作物,耐热怕寒,长江流域露地栽培在4月上旬直播,为了提早上市,可在3月搭大棚进行育苗。

黄秋葵种植发芽的适宜温度在30度左右,如低于12度的话,则发芽迟缓,在冷湿的土壤中,种子出芽缓慢,甚至不能出芽,一般需要进行催芽处理,由于种子外皮粗种皮厚,播种前先对种子进行处理,用30到35度的温水浸种10小时,捞出沥干后,包好,放在25-30摄氏度的培养箱中催芽2天,当有一半儿的种子露白时就可以播种了。

栽培方式可选择营养钵栽培和直播栽培,这里选择的是直播栽培方式,首先在畦面上每隔35到40厘米挖穴种植。每穴播给2到3粒种子,覆土2-3厘米。每亩种穴左右,用种量大约0.5千克。一周后,幼苗开始出土,要及时查苗补苗。当幼苗长到1-2片真叶时,进行间苗,拔除弱苗,病虫苗、畸形苗。当有2到3片真叶展开时,每穴选留一株生长健壮的苗。

田间管理,在幼苗生长前期,由于生长比较慢,而杂草生长较快,要及时中耕除草,以提高地温,起到保墒的作用。黄秋葵吸收肥力较强,结果期长,为了使整个生育期有充足的养分,除了施足基肥外,加强追肥,施用氮、磷、钾齐全的。

生长前期以氮肥为主,中后期以磷钾肥为主。氮肥过多会造成植株易徒长,延迟开花结果。氮肥不足,植株因生长不良而减产。中耕除草一周后每亩施腐熟人粪尿千克,十天后再追施一次。株高长到40-45厘米时,每亩施入复合肥10千克。

开花前期,植株较小时,及时摘取花朵和幼果,保证植株花科。在生长中后期,继续追肥1-2次,防治植株早衰,促使结荚,由于植株较大,需水较多。生长期间保持土壤湿润,在7到8月份高温干旱时,要保持充足的水分,每周灌水一次。

特别是在黄秋葵生产期,不能让植株受旱缺水,以免影响生长,降低果实品质。大雨后及时排水,防止积水造成烂根。黄秋葵在气候温暖、光照充足的环境下生长较好,开花结果期以25到30度最为适宜。这时期加强中耕,促进根系生长,及时松土除草,以免发生草荒。

黄秋葵以主茎结果为主,当基部叶腋处发生侧牙、侧枝,或种植过密,互相遮阴,对生长都不利。应该及时去除侧枝及老黄叶片,以免消耗养分。同时还要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主枝高度在60厘米左右可摘星,使养分集中供开花结果。

当植株生长较高时,要插竹竿或木棍支撑,用细绳捆绑主茎,以防倒伏或被风刮断。收获嫩果后,保留下部1到2片叶,摘除以下的叶片。使植株只见能够通风透气,促进生长。

病虫害防治。黄秋葵抗病力强,一般病害较少,主要害虫有蚜虫,棉铃虫,造桥虫,斜纹夜蛾和斑潜蝇等,防治,蚜虫可用10%吡虫啉乳油倍液,或20%好年冬乳油倍液喷雾。对于造桥虫、斜纹夜。棉铃虫,可用5%抑太保乳油1倍液喷雾。喷洒多虫螨丁倍液防治斑潜蝇。防治虫害要早,在点片危害阶段抓紧预防,以免影响产量和质量。

采收期,黄秋葵从播种到采收需要50到60天,一般在开花后6到8天,果实可长到6到8厘米,单果重10到15克,这时果皮浅绿脆嫩,品质较好,及时采收。如果采收过迟,豆荚的长度超过13米,果荚容易纤维化,影响品质,失去鲜食价值。

采收时,要连同黄秋葵带柄一起摘下嫰荚,注意不要损伤植株。早起采摘每隔2到3天才一次。到了8月份进入了盛果期,可每天或隔天采收一次。黄秋葵的亩产量达1到千克,是一种名副其实的高产量经济作物。

今天有关黄秋葵高产栽培技术就介绍到这里,下一期再见。

(本文由专业种植户原创,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谢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d/19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