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气不大的萧纲,却写出优美的采莲曲

2023/5/7 来源:不详

祛白酊 http://pf.39.net/bdfyy/bdfyc/150505/4618880.html

“晚日照空矶,采莲承晚晖。

风起湖难渡,莲多采未稀。

棹动芙蓉落,船移白鹭飞。

荷丝傍绕腕,菱角远牵衣。”

《采莲曲》南北朝:萧纲

“晚日照空矶,采莲承晚晖。”

在诗人视野里,此时正当太阳西斜的时侯,采莲者也归来,夕阳照着水边的沙滩采莲女的身上。这两句中有两个“晚”字,强调了采莲女采莲晚归而回。

“风起湖难度,莲多摘未稀。”

此时正值初秋,秋风阵阵而湖面波浪正起,小船满载而归。由于湖大荷多因此采摘后荷不见减少。

“棹动芙蓉落,船移白鹭飞。”,

采莲女们划着船桨,采莲小船从荷花丛中往来(芙蓉就是荷花)。娇嫩的荷花经常被船桨碰到下,荷花瓣散落在湖面但又随着小船在飘动,从而惊到了正在休憩的湖中的白鹭,白鹭纷纷的亮翅飞起。这两句对偶工整又有动有静,传神写实又语言华丽。

“荷丝傍绕腕,菱角远牵衣。”

采莲女在湖中已经一天,可是采莲女准备归去时,荷丝(可解释为藕丝)缠结在采莲女的手腕上,而菱角勾住了采莲女的衣服,是不是荷花和菱角不愿意让美丽的采莲女离去呢?诗人用生动的拟人手法,似有惋惜之意,好有情趣。

萧纲的《采莲曲,写出了采莲女夕阳时采莲而归的景色,此时正晚霞漫天,而万顷湖面全是荷花和菱角,小小扁舟在荷花丛中往来,而太阳的余晖正好也洒落在美丽的采莲女的身上。采莲女划动小船,又惊动了栖息的白鹭。真是描绘出一幅夕阳归来采莲女的采莲图,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被后人称为乐府《采莲曲》的代表作之一。

萧纲是南北朝时期的梁朝皇帝、也是文学家。他是“宫体”诗流派的创始人,“宫体”诗提倡“新变”,反对复古;重视修辞。对后人的诗文有一定的影响。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d/43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