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辅佐我的菱角洲我的家
2022/5/7 来源:不详北京中科白癜风爱心公益 http://m.39.net/baidianfeng/a_6169853.html
菱角洲村是湖北省天门市张港镇所属的一个行政村,是江汉平原上一个水网密布、绿树成荫、土地肥沃、宜居安居的美丽小村。
菱角洲村座落于湖北中部、汉江北岸、天门山西麓、大洪山南侧、荆州古城东沿。东邻蒋湖农场谢台分场,西接多宝镇中原村,北连拖市镇白土地村,南临朱场顺河村。总面积10平方千米,东西向长5千米,南北向宽2千米。现有人口人,党员53人,耕地面积亩。是一个地域偏远、村落密布、人居集中、适于农耕的平原村落。
菱角洲是一片古老的水乡泽国。素有“两湖一洲”(易家湖、戈巴湖、菱角洲)美誉。自古以来就是汉江北岸的漫流湖区,是舟楫往来、鱼虾捕捞、菱藕采挖、水草繁茂之地,也是穷人讨生活、富人躲劫难的避难之所。最早有人居住的地方是火食桥(今菱角洲村三组),一片沙洲高地,几个窝棚草房,是渔人晒网、船家打尖、生火做饭、陆上小憩之处。近一二百年来,因清朝民国疏于堤防,汉水江岸多次溃堤,民国年间十年发九水,湖区泥沙沉积,形成淤积平原。人们转换生活方式,许多村民搬迁此地,开始以耕种为主的新生活。追朔历史,菱角洲夏商周属荆州,秦属竟陵,西汉属华容,南朝属江陵,唐属白茯巡院,宋元属荆州府,明清属安陆府,民国和解放初期属潜江。年划归天门管辖。年群丰、大东、何万台、聂芝花四个村合并组成群丰大队。年更名为菱角洲村。年融入武汉城市经济圈。
菱角洲是一个具有红色历史的革命胜地。著名的红军沟由西向东穿村而过就是菱角洲村革命历史的最好见证。年,贺龙元帅率领的红军部队在潜江、沔阳开辟革命根据地。菱角洲是红军前出与敌作战的必经之路,也是红军粮米鱼虾供应保障的重要区域。为保障通行安全和粮米丰收,红军部队先后在汉水南岸兴建红军堤,汉水北岸开挖红军沟。菱角洲人民吃苦耐劳、拥军支前、无私奉献,做出了重大牺牲和贡献。红军沟是贺龙元帅领导的红军部队留给菱角洲人民的宝贵历史遗迹。
菱角洲是一个交通便利出行快捷的秀美村庄。柏油路直通省城县城,水泥路直达村口家门。东距天门市城关45公里,武汉市公里;西距荆州市公里;北距荆门市90公里;南距潜江市40公里。距高铁天门南站80公里,高铁潜江站40公里;距武汉天河机场公里。距省道5公里,国道10公里,高速公路35公里。乡村道路二纵三横,交通四通八达,公共汽车直通村口,出行往来十分便利。
菱角洲是一个耕读气息浓烈的文化村落。菱角洲村的历史不算长,但菱角洲的文化古迹却不少。五六十年代有古墓石碑、古庙祠堂、戏台楼阁10余处。村里的戏班、龙船班、锣鼓班、道情班十分活跃,作对联、写诗词、讲古话、唱田歌、叫劳动号子十分普遍,木匠、瓦匠、篾匠、铁匠、圆匠门类齐全。上世纪六十年代,菱角洲兴教育、办学校,崇尚做学问,鼓励多读书。远近闻名的群丰学校,共有小学初中10多个班,教师数十人,为国家培养输送了不少大中专学生,为乡村培养了大批劳动务工骨干。
菱角洲是一个乡情乡味浓烈的生态村。全村姓氏多样,但多为实在亲戚;各户来路有别,但都有深厚乡情。好事同喜同贺,难事相扶相帮。红事白事靠乡亲如家人,填台造房靠友邻如兄弟。每逢年节宴席,大碗大碟热情招待,八热八凉用心接待。蒸肉蒸鱼蒸菜蒸出真感情,烧鸡烧鱼烧饼烧出好年景。小菜地四季菜蔬满田绿,小果园五色瓜果满枝香。吃得生鲜,吃得美味,吃得舒心,吃得放心。菱角洲敞开田园家门、备好美酒佳肴、笑迎八方宾客来。
菱角洲是一个风景如画的宜居安居之地。“养女不嫁菱角洲,出门就把裤子搂。”这是旧社会菱角洲贫困生活写照。新中国成立后,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奋斗彻底改变了小村面貌。五六十年代茅庵草屋,七八十年代白墙瓦屋,新时期新时代家家有小车,户户住小楼。村民多居住二三层小楼,门前三分菜地,屋后三分竹园,房前小河流水,房后蝉叫鸟鸣。村庄多处大小水塘,小的一两亩,大的十来亩,蒲草如茵,莲荷如伞,碧波荡漾,鱼虾满塘。菱角洲已经成为人们旅行、摄影、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菱角洲是一个走向幸福生活的阳光新村。著名的天南长渠和天北长渠距村南北不过三五公里,宽阔的红军沟由西向东穿流,清沏的朱场河由北向南流淌。全村有易家湖、易家台、短拐地、菱角洲、何万台、聂芝花等七个自然村九个村民组。主要种植棉花、小麦、黄豆、花生、花椰菜、油菜等,春天绿茵如染,夏天花果飘香,秋天收获满场,冬天杀猪宰羊。小村居民种植养殖致富、外出务工致富、办厂兴业致富,村民走在致富路上,百姓走在幸福路上。走近菱角洲,你会惊喜地发现,整个村落装上路灯亮起来、植树造林绿起来、栽花种草美起来、清理垃圾净起来、厕所革命香起来、载歌载舞跳起来,日子很红火,生活比蜜甜。这里已经成为菱角洲人倾注亲情、乡情、家国情的幸福乐园,充满阳光、希望和爱的美好家园。
竟陵风投稿邮箱:jinglingfe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