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名额分配是怎么回事如何使用正确策

2025/3/26 来源:不详

今天,上海中考零志愿,名额分配录取分数线公布,和以往一样,论坛上各种声音都有,被吐槽最多的是名额分配。

中考三条路,各自的招生对象是非常清晰的。自招是全市学生的PK,裸考是本区学生的PK,而名额分配则是本校学生的PK。

前两个不做讨论,这里主要讨论下名额分配的方式。名额分配主要是出于均衡教育的考虑,虽然各初中都有名额分配的指标。

但不可否认的是,该项政策的指向是非常明确的,是为了照顾公办学校,特别是一些教学质量比较差的公办学校。

名额分配的指标是向这些学校倾斜,在以后还会加大力度。目的是为了给这些学校的学生一个机会,一个接触更好教育资源的机会。

在任何学校,名额分配的指标都是学校重点控制的,一般而言,能够在裸考有希望考上名校的,学校在填志愿的时候,基本都不会让学生动用名额分配。

只有那些完全没希望考上,或者说希望不大的学生,才能使用名额分配指标。换句话说,名额分配进名校的学生,本身的能力是不够资格的,至少目前是这样。

论坛上关于名额分配的声音主要有两种

第一,这些孩子本生能力不足,进了名校后必然是垫底,再加上名校教学进度快,高中的知识点又远比初中的要多,而且难。

这些靠名额分配挤进名校的孩子,本来能力就不如别人,在这种环境下必然会被越拉越远,严重打击学生的自信。

因此,名额分配的指标基本就是浪费,浪费了好的教育资源。

第二,有些家长的意见则是完全相反,他们认为那些教学质量比较差的学校,他们的学生在智力上并不比其他孩子差。

他们所欠缺的是没有遇到名师,没有遇到好的教育资源,现在给他们这么一个机会,他们也知道这机会来之不易,自然会努力赶上。

尤其是一些公办学校的孩子,他们在学校已经到了顶尖的位置,只不过没有对比,不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在哪里?

到了名校后,有了明显的对比,也有了明确的目标,这些学生的学习能力完全没有任何问题,很大可能能够逆袭成功。

两种说法都有道理,谁也不能说服谁。但有一个事实,现在上海八大吊车尾的相当大一部分都是当初名额分配进来的学生。在八大能够实现逆袭的风毛菱角。

年,上海取消了最顶级的四大的名额分配指标,其指向性也是非常明确的,名额分配学生不适合进四校,基本没有可能跟上学校进度。

因此,结论应该很清楚了,名额分配是个好东西,这给了弱校留出了生存空间,只要在弱校,哪怕中考成绩和录取分数相差悬殊,只要在本校PK胜出,就可以去八大。

但这些学生也要考虑的自己真实水平,目标学校太好有时候不见得是好事,能够跳起来摸到的目标才是正确的选择对象。

如果跳起来依然离开目标甚远,那显然已经超过了自己的能力,能够逆袭的机会就非常渺茫了。

可以预计,当名额分配的指标达到60%以后,对教育的均衡是有很大作用的,相当部分的学生将不再追求名校。

因为即使在渣校,只要能够保证自己领头羊的位置,在名额分配上必然占据上风。这对平衡优质生源极有好处。

但同样的,顶级四校的竞争将趋于更加激烈。在这些没有名额分配的学校里,其生源质量将远超八大,可以预计,八大将再也无法超越四校。

而且,相当一部分学生会采用田忌赛马的方式选择了较弱的初中,名校的学生我PK不过,但欺负渣校还是行的。

这样对均衡教育是有利了,但这些孩子在初中的教学进度是被平均水平拖累了。学校教学水平必然达不到他们的上限,必然会出现吃不饱的现象,而这种现象又必然带来两个后果。

其一,吃不饱去补习班,这显然加大了家长的精力耗费和经济负担,给课外培训带来更高的需求,没有家长愿意看到这个结果

其二,随波逐流,听之任之,同样,这种情况下,这些孩子的学习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对培养顶尖人才相当不利。

名额分配有它有益的地方,但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只看一个方面,这个政策的未来走向如何,会带来什么后果?现在依然无法预料!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z/88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