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丽君唱红的采红菱竟出自高淳,民歌唱

2023/4/9 来源:不详

白癜风最佳治疗 http://pf.39.net/bdfyy/bdfyc/150828/4687762.html

#高淳#

小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图一,图六)

其余图片摄影:风雪文化说

《高淳秧歌》04:38来自风雪文化说

提起上世纪红遍大江南北的著名歌星邓丽君,相信你一定不会陌生。但或许你还不知道,邓丽君在豆蔻年华时曾唱红的那一曲《采红菱》,竟是改编自高淳民歌《采菱角》。优美的歌声仿佛带我们走进了高淳采菱女的日常,只见她们一边谈笑风生,一边用木板划着木盆,灵巧地穿梭在菱叶间,摘下那诱人的红菱放入盆中,满载而归的姑娘们不禁哼起了轻快的小曲儿。

图一:民歌《采红菱》

除了这曲《采红菱》,还有上百首风格各异的高淳传统民歌被逐一收录在《高淳民歌》一书中。据《晋书·乐志》中记载:吴歌杂曲,并出江南,东晋以来,稍有增广。其始皆徒歌,既而被之管弦。盖自永嘉渡江之后,下及梁陈,咸都建业,吴歌歌曲,起于此也”。可以判断,地处吴头楚尾的高淳自然也属于吴歌的流行区,“出门山歌进门戏”七个字恰如其分地总结了高淳人民热爱唱歌的传统。

图二:采菱女

高淳民歌的灵感来源于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并在此基础上加入想象和真情实感进行加工创作,达到以情动人,引人入胜的效果。从音乐的专业角度看,高淳民歌最大特点就是以五声调式为主旋律,mi、la、高音do三者为主音的民间小调。按地域可以划分成山区民歌、圩区民歌这两种不同类型,二者略有区别。

图三:出门山歌进门戏

若是从内容上看,高淳民歌还可分为插秧歌、耘田歌、牧牛歌、上梁歌、送房歌、祝酒歌、情歌、车水号子、打夯号子、拔船号子、龙船号子等等多个类别,送春和哭嫁也属于其特殊形式。其中劳动号子又可再细分成打夯号子、车水号子、划船号子、装卸号子、龙船号子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节奏感强,有力而欢快,一唱众和。若是劳动之余唱上一唱,不仅可以整齐划一,提高劳动效率,还可以消除疲劳,增加劳动的乐趣。

图四:《高淳秧歌》

用心体会,你会发现每一首高淳民歌都是独特的。例如《一粒种子一棵秧》中所用到的角调,在全国都是独一无二的;高淳流传已久的划船号子(高拨子),一开始被徽剧引用,后又传到京剧中;由区音乐协会创作并演出的作品《高淳秧歌》成为年市重点文艺作品创作资助项目,曾多次赴外地交流演出。

高淳民间歌曲因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及鲜明的地方特色,才得以在苏南民歌中占有了重要的一席之地。早在新石器时代,定居于高淳的人类就开始劳作,耕地,狩猎,悠久的历史丰富了民间文化资源,为民歌的诞生奠定了基础。千年来,流传于高淳民间的地方民歌是高淳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这些民歌犹如一颗颗耀眼的宝石吸引着众人的目光。

图五:表演现场

高淳民歌以其别具一格的人文艺术魅力,赢得了无数赞誉。而其中所透露的浓厚生活气息以及其中所再现的生活场景,也为民俗文化、方言等领域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宝贵资料。年,高淳民歌被列入南京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图六:《高淳民歌》

唐代大诗人李白有诗云:“龟游莲叶上,鸟入芦花里。少妇棹轻舟,歌声逐流水。”这首《游高淳丹阳湖》所描写的场景生动形象,正是爱唱民歌的高淳百姓的真实写照。愿努力追求真、善、美的高淳人民,将这一首首美妙的高淳民歌一代代传唱下去,唱到更广阔的舞台上去,唱出更美好的明天!

如果你也对高淳传统民俗文化感兴趣,欢迎常来做客。文章开头的高淳民歌~《高淳秧歌》,欢迎收听!

风雪文化说,与您相约,不见不散!

文章版权所有,如有抄袭必严肃追究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by/39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