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版摸金校尉盗取69件国宝后逃离,
2023/4/20 来源:不详白脸风有什么症状 http://m.39.net/pf/a_8954694.html
“你把金钱当成上帝,它便会像魔鬼一样折磨你”。自古有多少英雄豪杰跪倒于金钱之下,世人皆爱财,但皆应有所敬畏,敬畏于生财之道。
一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更应懂正确的金钱价值观,然现实总是魔幻的,曾身处象牙塔之中的刘农军,竟有一身偷盗的恶习,一夜之间盗走价值数亿元国宝级文物,被称为中国贼王,年仅29岁便被判处死,为何警校学生落得如此下场?
歪曲的人生路
刘农军于年出生于一个普通农村家庭,自幼聪明且胆识过人,但从小便有偷盗的恶习。高考考入武汉市公安学校,在校成绩优异,对犯罪心理学颇有研究。
本应前途一片光明,守得一方平安。可身在警校的他,偷盗的恶习却并未被抹除,知法犯法,竟胆大妄为的偷盗学校财务。这自然是以培养人民卫士为宗旨的警校所不能容忍的,最终刘农军理所当然的被开除了。
不过令人惊奇的是,对于自己被开除这件事,刘农军到表现得很坦然,倒有一副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姿态。然事实也的确如此,凭借着自己天资聪慧,回到家的他开始自学,经过一段时间的静心的学习,刘农军倒也争气,成功考入江汉大学。
在上个世纪,高考的录取率比现在低得多,大部分农村地区很难出一个大学生,能够依靠自学考入本科院校的更是风毛菱角。
一时之间,刘农军这个名字在当地传开了,众人都觉得他已经改过自新了,如果正常发展下去,前途应该一片大好,至少能够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
然而现实却再一次戏耍了众人,上了大学的他和其他学生并无两样,似乎一切都在朝好的方向发展。但偷盗的念头却始终在他心头挥之不去,而且愈加强烈。
毕业后的刘农军并没有像其他大学生一样去谋寻一份正当的工作,而是对文玩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以至于两年都宅在家潜心研究文物,颇有一副要当鉴宝大师的气派。虽然没能成为名副其实的鉴宝大师,但他对文物古玩鉴赏已是颇有心得。
之后又长期流窜在外,并于港澳地区的黑社会组织搭上关系,并且小有名气。因为他反应灵敏,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并且诡计多端,所以被他结识的兄弟们称为“计算机”。
俗话说,“小时偷针,大了偷金”。虽然在警校偷东西被开除,但却并为对他进行触及灵魂深刻教育,导致他偷盗的念头从未被斩断,这或许也是当时社会教育的失败。但此时罪恶的萌芽早已长成了苍天大树,伺机而动了。
犯下惊天大案
在外流窜期间他也做过个体户,努力经营。但闲来钱太慢的他心里犯罪的念头也愈加强烈。因为对文物古玩的的长期研究,刘农军知道靠文物走私能为他谋取暴利。
正所谓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所以一个偷盗文物的念头萌生了。他将目标瞄准了开封的博物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盗窃国宝可谓重罪,但对已经被金钱冲昏了头脑的刘农军来说,人为财死早已成为他的精神信念了。
为了成功实施盗窃,他还特意纠结了多名具有犯罪前科的社会混混作为同伙。并且多次以武汉大学教授的名义前往博物馆踩点侦察。
而为了应对博物馆的红外报警系统,刘农军甚至还自己买了一套一模一样的报警装置,在家经过反复的尝试,最终选定用红色绒布进行遮盖,以便破解红外报警系统。为了能够在盗窃之后成功出逃,先是与同伴盗取了一辆红色夏利车,为了不暴露行踪,他们将车牌改为军牌。
但最后觉得夏利车跑得太慢,为了万无一失,他们随后又盗取了一辆白色桑塔纳轿车,作为逃脱工具。然而当一切作案工具都已准备妥当后,刘农军却并不着急马上行动。
作为具有极高反侦察意识的刘农军来说,他在等一个绝佳的作案机会。他特地将盗窃的日期向后延迟,是为了等待他的“东风”,等待一个适合作案的雾霾天气,雾霾天气视线模糊,作案后方便逃跑,不易被追捕。
然而他们果真等到了,年9月17日的晚上,认为万事俱备的刘农军团伙潜入开封市博物馆,盗取了69件文物,总价值超过六亿元。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大案”,此案是新中国文物盗窃第一大案,世界第二大文物盗窃案,而世界第一文物盗窃案是蒙娜丽莎失窃案。
正是因为此案,刘农军也被称为中国贼王。案件发生后公安机关高度重视,要坚决破获此案。然而当时缺乏监控设备,刘农军等人又极为狡猾,要破获此案极为困难。
插翅难逃
但根据现场留下的一些犯罪信息,警方进行了多方推测后终于在当时刘农军他们停车的地方发现了重要线索。
有目击证人表示案发当晚有一辆白色汽车十分可疑,车辆的车牌是军车车牌,这一线索对案件侦破有了极大的帮助,但警方追查到此处却断了线索,经过两个多月没有太大进展。
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刘农军实施盗窃后曾特地叮嘱同伙刘进把作案汽车烧毁,当刘进本人爱车如命,不但没有将车辆烧毁,而且还将其开到了街上。通过这辆车警方很快确定了犯罪嫌疑人,并迅速将其抓捕归案。
经过多方努力,警方成功在澳门追回了68件文物,但遗憾的是有一件已经被他们卖出。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无论多么完美的犯罪,终究会破侦破,罪犯也必将落入法网。刘农军等人也最终受到了法律的严惩,团伙成员均被判处了死刑。
但当时的刘农军年仅29岁,29岁,多么璀璨的年华,正是人生最好的时段,他天资聪颖,机智过人。本应拥有大好的前程,但却早早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小结:
人的一生,本应扣好第一颗扣子。否则一步错,步步错。刘农军自幼聪慧,但他是如何染上偷盗的恶习的,不得而知。但必然与其成长环境,家庭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作为警校学生却知法犯法,大学毕业后本可以谋的一份不错的工作,但却游手好闲,鬼混于世,的确令人匪夷所思。
他经历了怎样的成长环境不得而知,但可以推测的是他从小的价值观就出现了偏差,这是每个人都需要警醒的,人能否成为一个真正的完成体的人,不止是拥有健康的体魄和正常的思维,更重要的是要有正确的价值观,促成正确的是非观。否则就算一个人体魄强壮,聪明机智,都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心灵的残缺难以弥补,价值观的严重歪曲,不仅会把自己送上不归路,还会给社会带来危害。刘农军曾在法庭上说,“我就是想挣钱,想让自己的女人过上好日子”。给予所爱之人所想,人之常情。但路不能走错,人生不是得到的结果,而是前行的过程,头顶有星空,心中才有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