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镇帮镇扶村,中山市翠亨新区组团与磷溪镇
2023/7/25 来源:不详美堤村是潮州市磷溪镇的知名侨村,也是中山翠亨新区下属基层党组织党建结对村。这个依山傍水的小村华侨文化底蕴厚重,华侨人数众多。多年来,华侨们为建设家乡捐资、捐物不计其数。抓住美堤村华侨文化底蕴,中山市翠亨新区组团驻磷溪镇帮扶工作队(以下简称“工作队”)协助镇村建设侨文化休闲中心,美化绿化村庄环境,小山村逐渐焕发新貌。
调研美堤村侨文化广场建设情况。
美堤村是中山市翠亨新区组团(翠亨新区、南朗街道、中山市税务局、中山供电局,农行中山分行(金融助理单位)帮扶结对磷溪镇的缩影。年,工作队在指挥部和组团单位的领导支持下,按照湘桥区和磷溪镇两级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立足“五员”(联络员、调研员、指导员、监督员和宣传员)角色、紧紧围绕产业振兴、美丽乡村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等方面发力,为当地发展不断注入新动能。
党建引领,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乡村振兴啃的是“硬骨头”,为了增强磷溪镇结对帮扶村配好致富“领头羊”,翠亨新区组团高度重视党建引领,组织下属33个基层党组织与全镇31个行政村和教育、医疗基层党组织结对,培养和发展更多可以带领村民发展的“主心骨”。
组团通过与村“两委”干部座谈、实地走访书记项目、入户走访等方式,与当地深入对接互动,并聚焦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梳理形成帮扶清单。
仙美村文化墙。
进驻以来,组团成员单位自筹资金累计约万元,其中多万元直接用于各村和教育、医疗党组织书记项目,同时带动当地区镇村及社会资金万元一并建设,有效缓解镇村资金筹措的压力。工作队联合镇村通过打造“五个一批”,即一批党群服务中心改造或新建项目、一批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项目、一批助学助困项目、一批光伏帮扶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一批医疗设备和村委会办公设备购置项目,累计实施项目40个、覆盖全镇31个行政村。通过为群众办实事,解决镇村群众看得见的急难愁盼问题,组团与当地进一步增进了党群干群关系,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第一批光伏项目设施捐赠仪式,目前项目已投产。
卤鹅飘香,特色产业拓宽致富路
卤鹅是潮州百姓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硬菜”,磷溪卤鹅历史悠久,家喻户晓。最近,当地“磷溪卤鹅”圈迎来了一件大事——潮州市湘桥区磷溪镇卤鹅协会成立,并召开第一次会员大会,磷溪卤鹅行业迈进新阶段。
磷溪卤鹅虽然在当地有着稳固的市场基础,但产业发展曾陷入低端发展的困局。传统的磷溪卤鹅制作以家庭作坊手工制作为主,这导致磷溪卤鹅行业“散、乱、小”,不利于产业化发展。成立协会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推动磷溪卤鹅向标准化、产业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协会成立后,将从鹅饲养、鹅肉生产、屠宰加工、销售网络、良种培育、新技术应用、动物疫情、废弃物综合利用、绿化环保等全链条环节整合行业资源,并协助政府制定卤鹅产业发展政策和规划,擦亮磷溪卤鹅品牌。
潮州市湘桥区磷溪镇卤鹅协会成立。
在筹备磷溪镇卤鹅协会和推动卤鹅产业发展过程中,工作队是其中的重要力量,进驻磷溪镇后,就大力推动卤鹅这一特色产业转型升级,专门安排一名队员全程参与了协会成立相关资料的起草和编写工作。工作队通过深度调研,向镇党委建议了“以科技创新引领、电商赋能,做大做强卤制和经营环节,培育龙头品牌企业,适当拓展养殖和冷链运输等上下游产业”的产业发展路径,重点弥补当地卤鹅产业短板。通过工作队牵线,当地卤鹅产业对接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科技特派员团队,将卤鹅的保质期从3天延长至1个月。镇内卤鹅企业在新政策扶持下,按照规范化、规模化、标准化厂房扩大生产,积极打造现代工艺流程下的“卤鹅加工新方式”。系列举措下,当地卤鹅产业取得了多项突破。
抓住特色产业这一帮扶重点,工作队按照镇“一片一特色”产业发展布局,还对当地的水菱角和黄皮果等特色农产品进行提升打造。如针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水菱角,工作队联合镇村参与制定了仙美村水菱角产业计划,打造水菱角种植示范池;成立仙美村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研制多款水菱角特色菜品;完成“山尾金厝池菱角”商标注册、品牌包装设计,提高知名度和品牌形象。系列举措下来,原来不起眼的农产品实现了“大变身”,经济效益逐渐显现,使用新包装后,水菱角剥壳去皮的销售单价从每斤10-12元升至16-18元,平均每斤净增收4元(去掉包装等成本),直接带动种植户增收。工作队还积极宣传推介黄皮果,协办“黄皮采摘季”活动,依托泰佳水果专业合作社的果酒厂,拓宽黄皮果饮料方向深加工;邀请农科所古树专家对芦庄村百年以上黄皮古树考察研究,进行保护性开发。
人才赋能,打造不走的“专家队”
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而产业振兴的关键在于人才。自进驻磷溪镇以来,工作队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壮大当地人才队伍。
邀请中山优质资源向磷溪流动,工作队联合镇政府组织开设电商和技能培训、党建和业务培训、重点村两委干部培训等5次、共计人次,储备和培养一批乡村振兴新农人;依托工作队建设乡村振兴人才驿站,为乡村发展孵化有用之才。
送技能下乡点开展创业梦想专题培训。
除了为当地发展提供更多人才支撑,工作队为当地引入更多优质发展要素。在金融领域,工作队联动当地农行办理贷款21笔、累计放款.4万元,制定《溪口市场建设项目金融服务方案》和《磷溪镇“一镇一金融”服务方案》,促进潮安农行与磷溪镇签订《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对磷溪镇授信3亿元,用于镇内乡村振兴建设及产业发展;推动磷溪农行与仙田一村党建结对,开展捐书捐物活动,加深银村合作。
此外,工作队通过消费帮扶举措,为当地农产品拓展销路,成员单位先后8个批次采购溪口卤鹅、黄皮果、水菱角、特色饼、猪肉脯等特色产品,直接消费帮扶累计多万元。磷溪镇特色产品还进驻了中山供销展馆、中潮消费馆,并亮相工夫茶大会会展。
环境焕新,镇容村貌大提升
聚焦提升人居环境,工作队下了大功夫。按照镇党委关于“着力发展‘两村一中心’,打造提升一批美丽乡村示范村”的部署,工作队全力配合、重点抓好乡村振兴示范,通过示范引领带动各村主动参与环境提升工作。
工作队深入参与到磷溪镇中心片区环境整治提升工作中,在镇中心片区陆续投入约万元,推动溪口市场和溪口二村市场改造提升、溪口七村刘氏祖祠堂前大池整治、镇区大排沟改造及路面修复等项目开展,为磷溪镇打造“溪口卤鹅卤制和经营中心”城市品牌提供环境支撑。
南朗街道向磷溪卫生院捐赠30万元的制氧设备投入运营使用。
此外,工作队大力推动仙美村和北堤村两个重点帮扶村制定和落实村整治提升发展规划,实施村道路改造、农房立面整治、四小园、党建公园和乡村文化墙、便民停车场、红色文化学习点等项目,改善人居环境,蓄积文化、生态和产业发展的底气。注重党建引领,发挥驻村第一书记的作用,助推仙美村和北堤村两个重点帮扶村党组织建设提质增效,在村容村貌和村庄建设发展过程中发挥“主心骨”作用。如今,仙美村乡村文化墙和北堤村水凤凰栖息地已成为当地新晋的网红打卡点。发挥“中山自筹资金+镇村资金+社会资金”的耦合效应,为“特色精品塔后村”和岗湖村党建公园建设等发挥帮扶智慧和力量。
南方日报记者雷海泉
王锡炎
雷海泉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