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居老人柏书珍的幸福生活人民资讯

2023/2/20 来源:不详

「本文来源: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

今年中秋节期间,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盐渎街道伍康社区独居老人柏书珍的庭院内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常年在外地工作的倪瑞元带着家属小孩,邀上亲朋好友赶回老家和奶奶团圆,共度中秋佳节。

当看到社区干部、网格员把家里家外收拾得整齐干净、桌上摆满好心人送来的饭菜时,倪瑞元感动万分,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实话说,多亏了苏健书记和社区干部、网格员,还有左右邻居们的帮忙照顾,要是没有他们,我还真不知怎么活下去哩。”柏书珍老人满脸笑容地说。

坎坎坷坷人生路

柏书珍老人年轻时,从大海边上的开明村来到西乡里,嫁给了憨厚老实的倪桂山。婚后夫妻恩爱,幸福美满。没有多长时间,他们就喜添贵子,两年后又有了二儿子。可不幸的是,二儿子出生没几天就去世了。大约过了六七年时间,大儿子患上了一种怪病,上盐城、到南京、上海救治,花完家中所有积蓄,也没有挽回得了年幼的生命。

两个儿子先后去世,柏书珍身心受到了沉重的打击。那段时间,她饭粒不进、夜夜失眠。在一起工作的同事、好姐妹们的耐心劝说开导下,她才慢慢缓过劲来。又过了几年,柏书珍生下了一个女儿,她百般呵护,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女儿身上,教她做人处事,供她上学读书。

女儿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与本生产小组的一个小伙子恋爱,二人婚后生育了两个儿子。天有不测风云,正当柏书珍刚过上安稳一点日子的时候,女儿、女婿先后患病,医治无效,抛下年仅12岁和10岁的孩子,永远地离开了人世间。白发人送黑发人,生活再次在柏书珍心口上撒了一把盐。

柏书珍抱着两个孙子,整天以泪洗面。“人死不能复生,生活还得继续。”好心人劝说道。那年代,柏书珍含辛茹苦地照顾两个孩子,省吃俭用供他们读书学文化。好在两个孙子争气,双双考取大学,走上了工作岗位。

几年前,柏书珍相依为命的丈夫因病去世。“回想起来,我这一辈子大灾大难围着转,好在灾难无情人有情,他们都是大好人啊!”柏书珍老人如是说。

这些年来,柏书珍老人遭遇了一个又一个不幸,为治病救人、为孩子学费东借西凑,家中一贫如洗,负债累累。“好在共产党没有忘记我,更没有抛弃我们不管,一次次的无私帮扶,使我渡过难关。我心里都有本账,要让两个孙子努力工作报党恩,报答国家,答谢帮助过我们的所有好心人。”

每当人们谈起她家境况时,柏书珍老人总是乐观地说,“对于这个家,我付出了,尽力了。那时候,我想人死了就死了,活着的还要生活。我要用实际行动报答党的恩情和乡邻们的友善。”

柏书珍做姑娘时,就是村里妇女主任,嫁到婆家后,继续做起了妇女工作。她热爱本职,热心服务,努力工作,乐做妇女的娘家人。现如今,86岁的柏书珍有社保、拿养老,还有尊老金,服用“三高”药品绝大部分报销,重大节日社区干部还上门送慰问金和礼品。社区党总支书记苏健三头两日上门了解情况,解决老人所需。按照相关政策,社区着手为老人老旧住房进行征收安置,改善老人居住环境。对此,柏书珍老人感激不尽。

人间真爱暖人心

去年春节过后,社区党总支书记、网格长苏健带领网格员金玲、李梅、陈亭在辖区巡查时,得知柏书珍老人因糖尿病并发症致双眼失明,两个孙子准备带老人去异地生活,而老人不肯去,为此发生争吵。

他们了解情况后,主动前往调处化解“矛盾”。两个孙子坚决要带奶奶走的理由很充分:一是双眼失明,二是年龄大了,生活不方便,三是每天两针的胰岛素需要按时注射。柏书珍老人辛苦一辈子,把两个孙子抚养成人,如今都有了出息,都希望奶奶晚年生活幸福。柏书珍老人不肯离开的说辞也有理有据,自己在这里生活了六十多春秋,有了感情,住习惯了,舍不得离开。虽然眼睛看不见东西了,但凭记忆和手感,做饭烧菜、生活起居应该不成问题,农村空气好,邻居好,在城里住不习惯。

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碰到这件事,苏健很高兴晚辈有孝敬之心,但老人生活方式难以改变。“我认为,这事还是书珍奶奶拿主意、做决定。不过有一点我可以承诺,从今往后,照顾老人生活的任务我接下来了,会派专班专人跟踪服务。”

打去年初开始,网格员金玲便成了柏书珍的“贴心人儿”。因为视力的原因,平时柏书珍老人也不出门边,家里电视便成了摆设,每天金玲都会去陪她聊聊家常,做做家务,洗洗衣服,剪剪指甲,梳梳头,时间一长,金玲成了老人家每天的期盼。柏书珍老人喜欢听金玲讲的那些新鲜事儿,更喜欢金玲喊她“奶奶”,也正是因为有了金玲的陪伴,所以老人家就觉得并不孤单。

让金玲每天准时准点报到的还有个原因,是柏书珍奶奶每天要在餐前打胰岛素,需要有人帮她把胰岛素的份量推好,她自己才能注射。“儿子、姑娘、女婿、老头子都走了,孙子在外地工作,金玲每天帮我干家务,还愿意陪我老太婆聊天,就像自己孙女一样。”柏书珍奶奶笑着说。

有时候,金玲去巡查了,邻居刘桂英便“见缝插针”,上门和柏书珍老人说说话、聊聊天,煮煮饭,炒个菜,帮老人做些事情。每次,有人送红蛋给苏健时,他舍不得带回家,全部送给柏奶奶,他还自己掏腰包买些低糖分的小米给柏奶奶送去。

邻居王凤怀只要家里有好吃的,总忘不了给柏书珍老人送去尝尝鲜。“中秋节送的无糖月饼、花生、菱角,还有藕团子,里面还有肉,味道真的不错。”柏书珍老人逢人就夸社区干部、网格员、邻居们的好。(丁毅尹志慧刘丛华)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cs/32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