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人有三不亲,姨夫姑父和舅妈,你

2023/10/24 来源:不详

家用方法治疗白癜风 http://news.39.net/bjzkhbzy/190619/7230204.html

老祖宗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总结出了通俗易懂的俗语,目的就是给后人做一个警示,避免再走自己的弯路,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这些俗语基本上都是很贴近生活的,能够代代相传的秘诀在于,这些看似是口水话的字眼儿,真的很适用。无论是在人际关系上,还是在农业耕作上。

说到这儿的时候,突然间想起了一件小时候的事情。生活在农村的小伙伴都应该经历过,80年代家家都有孵小鸡的习惯,自己家的母鸡一次孵20至30只小鸡出来,如果养得好,一般能存活百分之八十左右,有的还会更高。

那么问题来了,因为每家每户都会孵小鸡,甚至有的在时间上都很接近,导致小鸡的个头都差不多。因为同一个村子里面,养的也都是一个品种的鸡,这小时候看起来没啥区别。如果两窝小鸡混杂在了一起,那要怎么区分哪一只是谁家的呢?

对于这个问题,我曾经很纠结,因为小鸡仔确实太小了。加上那个年代的人们,对于一只鸡,甚至是一个鸡蛋,都看得无比珍贵,稍有处理不当,还会导致邻居之间的矛盾。这样的事情,我们家就遇到过好几次。

这邻居也是一个不好交流的人,到了晚上鸡进笼的时候,几窝小鸡胡乱跑一通,混杂在一起,这个时候邻居就要来人工干预了,恨不得把所有的鸡儿子都装回自己家。

最后还是村里的老人给解了围,他叫大家都把已经进笼的母鸡弄到院坝里面来,连同所有的小鸡仔一起,索性就全部给打乱,就像手搓麻将那样。让母鸡和小鸡自己来辨认,别说这办法还真的管用,母鸡呼唤之后,自己的孩子就乖乖到身边去了。

要我说呢,这老祖宗留下来的办法,还真的是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在一家人的人际关系上,也有一句俗语,是这样说的:“人有三不亲”,姨夫、姑父和舅妈。

同样的,问题瞬间就来了,都说不是一家人,不会进一家门。既然都已经成为了一家人了,为什么就这三种关系的角色,是不亲近的呢?

首先,我们要弄明白,姨夫、姑父和舅妈的定义究竟是什么?

姨夫,标准的解释是这样的:母亲的姐妹夫,姨母的丈夫。今日正式用语中通常称为姨父,也称姨丈或姨爹、姨爸。

要说得简单易懂一点,那就是姨妈的丈夫。是外姓人,因为娶了姨妈,所以有了“亲戚”关系,在这之前便是另外一个家族的成员。

姑父,标准的解释为:父亲姊妹的丈夫,也称“姑夫”。说得通俗一点,就是我们常叫的姑爸,姑妈的丈夫。和姨夫一样,也是外姓人。

同理,舅妈这个角色,在家族中也是一个外姓人,她是母亲这一方兄弟的妻子。

从这三个角色来看,古人把他们和家族成员之间的亲疏关系单独罗列了出来,最重要的原因还是三个字:外姓人。

因为姨夫、姑父和舅妈,他们是其他家庭里面的成员,因为婚姻关系,才导致两个家族之间有了关联。没有血缘关系,没有感情基础,完全是在独立长大成人之后,才因为和某一个人之间产生了爱情,然后让自己置身于一个完全陌生的家庭中。

姨夫和姑父是一家之主,虽然我们和姑姑,姨妈之间的关系比较亲昵,但她们毕竟已经成为了另外一个家庭的成员。俗话说:“嫁出去的女儿,就像泼出去的水”,言下之意是“收不回来”了,这也印证了“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道理。

舅妈虽然是嫁进来的一个女性成员,但她和自己的舅舅不一样,这是一个本来就需要保护的角色。这个角色的属性,就自带保护罩,试想一下,独自一人住进了一个与自己完全没有关联的环境里,能够信任的只有自己的丈夫,那种求生欲是很强的,这需要时间来磨平菱角。

从客观的角度来看,古人留下来的这句俗语,并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但结合当下我们生活的和谐社会来看,这样反倒是让一家人变得生疏了。

活在当下,我们更相信:“远亲不如近邻”,血缘关系固然重要,但我们中华民族骨子里就有“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觉悟。哪怕是完全陌生的人,只要有困难,我们也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助之手。更加不要说,已经成为一家人的亲人了。

无论是姨夫和姑父,还是舅妈。他们既然和家族成员之间喜结连理,那么自己的家族中也就多了这样三个亲人,在关键时候,他们是会不遗余力帮助我们的。

先天的血缘关系我们无法改变,但后天的相处,却是我们可以合理调节的。每个人的性情不一样,如何经营好一个大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最重要的还得在于我们自身,而不是某一个角色。

家庭和谐,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您觉得呢?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cs/60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