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点喝一碗母亲做的腊八粥,暖心暖胃暖一生
2023/2/17 来源:不详文
积雪草
腊月初八,是我国民间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俗称腊八节。说重要是因为历史上有很多种形式记载过这个节日的风俗民情,比如小说,诗词,对联,谚语,佛教典故,以及口口相传的传说。
小时候读《红楼梦》,虽然一知半解,囫囵吞枣,但第十九回里那个关于腊八粥的典,小耗子偷香芋的故事,印象却非常深。
作者巧妙地用老耗子与小耗子的对话,将一碗用红枣、栗子、落花生、菱角、香芋煮成的腊八粥跃然纸上,隔着纸张,仿佛就闻到了腊八粥的香。
稍微长大一些后,逐渐喜欢上诗词,发现诗词里关于腊八粥的记载也是非常多的。诗圣杜甫写过《腊日》,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写过《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连清潮的道光黄帝也不甘寂寞,写了一首《腊八粥》,描写皇家施散腊八粥时,街头人潮涌动的情景。
写腊八粥的诗,我还是偏爱清人李福的《腊八粥》:腊月八日粥,传自梵王国。七宝美调和,五味香掺入。可以供伊蒲,藉有作功德……这首诗很长,描述了腊八粥的起源和做法,同时也写到了当时社会的时代背景、百姓的饥苦生活、等待寺庙施粥的情景,诗作内涵丰富深刻,也因此有了不凡的风骨。
关于腊八粥的传说有很多种版本,最广泛的一种说法是:佛祖释迦牟尼为了寻求人生真谛,游历到印度,饿晕在尼连河畔,被一位美丽聪慧的牧羊女子用各种干果熬粥所救,佛祖吃后精力充沛,来到菩提树下幡然觉悟。恢复体力的释迦牟尼于这一天成佛,这一天是十二月初八。佛门弟子将粥视为良药,每年的腊八节这天以粥供佛,并向世人布施,民间逐渐形成了腊八这天喝粥的习惯。
当然,也有人说,腊八节是来源于“赤豆打鬼”的传说。也有人说是为了纪念忠臣岳飞。甚至民间还流传一种说法,秦始皇修长城,饿死了很多在工地干活的民工,人们为了纪念这些民工,每年的腊八节才喝腊八粥的……
传说不过是传说,真实的起源和背景已无从可考,各地的民俗和腊八粥的做法也不尽相同,但到了腊八这一天,一碗热乎乎、香喷喷的腊八粥还是会在各家的餐桌上飘香。
现代人过腊八节,会掺入很多现代文明。腊八节和春节一样,也会收到各种祝福短信。快乐幸福是每一个人心中的祈愿,一碗腊八粥里,浓缩了一个民族的的人文情结,也因此,再平常不过的腊八粥,有了文化的味道。
喝一碗母亲做的腊八粥,暖心,暖胃,暖一生。
(壹点号读点)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齐鲁壹点客户端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