沾益菱角ldquo农光互补rdq

2022/7/2 来源:不详

沾益区菱角乡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不断加快新能源建设,在不改变土地性质情况下,因地制宜地发展“农光互补”项目,以光伏+特色产业绿色可持续的发展方式,带动群众就近就业增收,走出了一条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的“双赢之路”,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缩影。

在沾益区菱角乡刘家庄村一片坡地上,一大片高高架起的光伏板十分显眼。这里是华能光伏“农光互补”项目所在地——土地上方是装机容量为万kW·h的光伏板,光伏板下是万寿菊种植基地。大片的光伏板排列有序,空中俯瞰犹如蓝色海洋,蔚为壮观,构成了一幅壮美和谐的生态绿色画卷。光伏与农作物“套种”成为菱角乡的一道独特风景,也成为村民产业增收、奔向共同富裕的“绿色途径”。

刘家庄村利用当地丰富的太阳能和土地资源,打造“光伏+种植”的“农光互补”产业模式,坚持光伏电站和农业生产相结合、资源修复与人工种植相结合,项目采取“光伏+乡平台公司+村委会+农户”的合作模式,由村委会统一组织当地群众就近务工增收,平均每亩每年用工达15-20人/次,亩均可带动群众增收-元,真正做到了农光互补,惠利于民。

华能光伏刘家庄项目负责人说:“在项目建设期,我们优先招录刘家庄村委会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开展打桩、土地平整、安装光伏板等工作,每人每天元左右。”预计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在万元以上,也为刘家庄村60多户贫困户送上稳定增收的“阳光存折”。

菱角乡的农光互补产业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打开了新的视野,打破了菱角乡传统农业发展的瓶颈,也为光伏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该项目属于光伏复合项目,以“经济高效、土地集约、生态和谐”为主要特点,电站年均发电量万kW·h。上方发电,下面种植,一地二用,将太阳能光伏与特色产业进行有机结合,做到板上发电、板下种植循环发展,切实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土地立体化增值利用,在带动当地农民种植,增加就业和当地村民经济收入的同时,真正实现了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通讯员李克仙

审核孙彩云

来稿单位菱角乡

编审尹玉冰邓丽仙李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yf/6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