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安徽记成了江苏,曲曲折折六十年后,新

2025/2/21 来源:不详

那年他才七岁,正是血吸虫肆虐之时,父母下定决心将他送到了江苏省南京市夫子庙附近,说是送其实就是把他放到了夫子庙。他清楚地记得被父母放下的前一天,是住在亲戚家,亲戚家的门牌号“夫子庙大东桥门牌8号”深深地镌刻在他的脑海里。五十多年后,王老的侄儿带着这个门牌号来到江苏寻根。

王老记得,家在南京郊区的一个村子里,村西头有一个比较大的湖泊,湖边有一座砖石结构的塔,村东头有一个山头。距离村子不远有两个村,分别叫前街村、后街村。村里产大米,有菱角,有莲藕,还有村民养殖鸭子。记忆里父亲叫王某兴,母亲叫大喜芳,有个哥哥叫王某兵,村子里还有个头上长了脓疮的人。王老在寻找多年没有结果后,联系上了志愿者,冥冥之中他将回家的希望寄托在一群陌生人的身上。

大家根据王老的记在网上查到在山东苍山县兴明乡附近有前街村和后街,通过网络地图搜索出王老记忆里的湖和山头有可能是玄武湖和紫金山,王老当年是坐着“小火轮”到的南京,在南京住了一晚上。大家通过各种渠道,发现与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交界处的浦口区石桥镇,地形与王老所述相符,这里有山,也有塔,并且离夫子庙也不算远。经过多方排查,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的西埠镇找到了一个叫王某兴的人,同时在香泉镇发现了一个叫王某柱的人,高度疑似王老的亲人。

由于王某柱已是七十多岁老人,没有手机,家里也只有座机,没办法通过电话核实,只能实地走访。考虑到当时当地正处于疫情地区,走访暂时推后。大家随后又打听到了王某柱儿子的联系方式,经过沟通,对方认为双方并不具备相似度,因为自家叔叔是在夫子庙的铜井镇送出去的。而并非是夫子庙街上。

大家再次来到了和县香泉镇徐桥村村委会大胡自然村,得到了一个重要的线索,这个村在过去确实有叫“前街”“后街”地方,王某柱的父亲是“齐”字辈,从字辈上来看,与王老也有可能是同一家族的人。志愿者又来到了第二个地址和县西埠镇练舟嘴村,在这个村里了解到,单从相貌上看,村民都觉得王老与村上一户人家的人长得非常像,村民回忆说,这家送走的是两个孩子,一个是年送走的,另外还有个弟弟,是在年的时候被送出去的。王某兵有个堂兄弟叫王某胜,也是被送养的,目前还住在村里。

大家马不停蹄来到了这家,在这里获知,王某乾就是王老记忆里那个头上长脓疮的村民,他的弟弟也被送到了南京夫子庙附近的铜井镇。两位志愿者在走访过程中,也对村子周边的环境进行了查看,“村西有湖,湖边有塔,村东有山”这些都与王老记忆里的完全相符。只有一个地方不吻合,就是家里并没有南京的亲戚,王齐根记忆里的那个亲戚以及门牌号从何而来,目前不得而知。

捋清楚这家人的关系后,大家现场指导王某乾采集了血样,王老与他做了DNA鉴定,鉴定结果显示,双方具备血缘关系,王老是他们家失散六十四年的亲人。年新年第一天,王老携全家回到安徽和县,人到七十古来稀,大半辈子漂泊他乡,如今终于叶落归根了。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yf/85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