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凹和他的秦岭志山本朴实却又光怪陆

2022/8/22 来源:不详

雕师读书记第7篇

我现在知晓书籍有两个来源,一个是图书馆,另一个就是机场。年夏天,我又是在出差之时,在机场的中信书店里,看见了这本贾平凹的《山本》,想着平凹你终于又出新书了。书的封面风格,放在那么多的畅销书籍之中,低调得不像话,但夕阳最后的一缕微光,照在秦岭梁上,我知道这就是平凹的书了。

其实18年《山本》就已经有了,可惜我到今年才看见,而当时在机场并没有买,所以到了10月份回家,才在当地的图书馆发现了它,这次再也不能让其溜走了。

最开始接触平凹,是在08年上大学的时候,在毕业生的旧货摊上,看见一本其貌不扬的贾平凹文集,是《浮躁》、《废都》和《高老庄》的合集,打开看字小得可怜,但还是买下了。打开书,什么介绍都没有,直接就是《高老庄》的正文,那时候就被子路和西夏这样的人物吸引住了,一发不可收拾的全看完了。

从此就觉得看不够平凹的书了,后来《秦腔》,《白夜》、《商州》,又都看了。越看越觉得这个老头写东西很合我胃口,因为他总是突然不务正业,又总是不让文章散了,就好像玩了个风筝,要上天就上天,要收又收得回来。

久了就知道,平凹喜欢秦岭,所以生于斯长于斯,最终成了写于斯。我想这也是我所喜爱的风格,因为一个人纵有再好的想象力,也始终不如从小到大的环境熟悉,如果能够把这种熟悉变成文字,呈现给更多的人,这种乐趣,真的无穷。

所以为什么读完《山本》,我觉得平凹还是那个平凹,他的所有作品,都让我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这种隔世感,是你明明知道他写的东西都是平民百姓身边发生的事,但却总会期待突然会发生一些稀奇古怪的事情,让故事一下子变得悬念陡生。而他也总不会让我们失望,写着写着字里行间就突然蹦出来了光怪陆离的东西,或是秦岭的动物植物成了精,或是人发了疯着了魔,又或是出了一个甚么样的强人,到故事中来搅和一番,让我们的心又一紧。

贾平凹手上的人物,你是永远都猜不到结局的。这也是我又恨又爱的地方,你恨他写着写着就把一个人给写没了,为什么没了呢?或许作家总有自己的安排,每一个人物都有自己的意义吧。你爱他恰恰也是在这点,因为在一个主线周围,永远都有那么些鲜明的角色来称着,于是整个故事都鲜活了起来,你总是看不够。

贾平凹写男人女人,永远都是那么的地气,你甚至觉得这些人身上所有的缺点都被放大镜放出来了,而优点又是那么含蓄却又彰显得淋漓酣畅,菱角分明。之前看子路的时候,也是个有才的人,却跟普通人一样五短身材,但平凹给他却偏偏配个西夏,个子高高的,身材完美,又那么崇拜子路。

是不是文人就喜欢这样来搭配自己,才子佳人,才子只要是有才,并不需要都长得帅,而佳人则必定是脸好身材好才艺也好的。我觉得这并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写的人物要有“趣”,你一旦有趣了,就跟看《甲方乙方》的感觉一样,葛优那么个人物,却偏偏配了一大堆的美女在边上,还总是要嫁给他,你说是什么原因?而冯小刚又总是正义的化身,这跟人长啥样,没有关系了。而到最后,你竟觉得葛优和冯小刚还挺耐看的,我想这就是人才华盖过了长相吧。

人大抵都是有自己的圈子的,喜欢纯文学和戏的人,是肯定不会看一堆戏盲小鲜肉喊来喊去的,而喜欢小鲜肉的,又多半是些还有无限畅想的小孩子,抑或已经看惯了人间日月的大妈们。

这个世界永远都有各式各样的东西存在,就好像《山本》里,有兄弟俩井宗丞井宗秀,偏偏一个去当了红军,另一个却在镇上慢慢发了家,当了国军的预备旅长。但人又绕不开生老病死,也绕不开五谷杂粮,所以不管你在哪一边,人们也都只觉得你还是个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至于你到底喜好啥,也管不了。

《山本》里的人物众多,多到你甚至感叹平凹是不是在写作时身边放着一块大白板,先要把这些人物都串出来,什么人在什么时候该上场,又到什么时候下场,肯定都要事先安排的。而至于平凹自己说的,先写着,写着写着手就顺了,我想不光是写,其他任何事情,不都是要先做起来嘛,做着做着就往后面去了。

而上面我说了我爱着恨着平凹写人物,这种感觉和看《红楼梦》不一样,红楼里的人物命运基本上都已经在判词里了,我们于是就不断品评回味,就好像你喜欢花一样,你可以不断欣赏花谢花开花香花艳。而像《山本》里的人物一样,平凹写人物就不,他总是在你觉得这人应该是这样发展下去了吧,他就一个急刹车,把人要么捧上天,要么干掉。

你于是看着看着就会因为某个人不在了而湿润了眼,又会因为某个人终于被干掉了而深深出了一口恶气。你恨平凹恨得牙痒痒,却又会到某时拍手叫好。但是毕竟不能自己上手去写,因为这是平凹的世界,他才是一切人物的“上帝”,在他的秦岭世界中,他有他的盘算。

“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想作家写出了一个人物,他肯定比谁都爱这个人物,所以这个人到底最后去到何处,他应该都是心里谋划了很久的,我们不看到最后,是不清楚这个人到底会怎样的。有时候觉得很神奇,中国这么久了,偏偏是一部没写完的《红楼梦》让那么多人魂牵梦绕,如果曹雪芹当时写完了呢?会不会产生如今这样的效应呢?

《山本》里井宗丞是哥哥,却是一根暗线,因为他总是跟着游击队飘来飘去,从来都没回过涡镇。而最后他终究是回不来了,他的死是第一个没想到的地方,平凹把他安排下场感觉很平稳,前面做了交代,他去到一个“崇”字的地方,这个山压了宗,于是人就被内部斗争清洗了。

他甚至不是在一场大的战役中光荣牺牲的,而是被走投无路投奔过来的阮天保手下的邢瞎子就那么简单拿枪毙了头,最终邢瞎子被夜线子抓到,复了仇,但他怎么就这么给写死了呢?连阮天保最后怎样,书里都没有交代。所以你说要怎么感慨?一个打土豪打劣绅的人,最后被混进来的土豪劣绅保安队给弄了,是不是恨得牙痒痒?

陆菊人是第一根主线,全书是她给串起来的,因为有了她看见赶龙脉的人找到了她家的风水宝地,才有了涡镇后来的起起伏伏。这个地方就是我爱平凹的,他把传说神话历史县志所有这些琐碎的线索,全都揉到一起,又撑开展现给读者一个全新的世界,看起来是很过瘾的。

陆菊人的设定,是一个“夫人”,你知道夫人往往是很端庄,很“贵”的,但在这样的乱世,陆菊人被当作童养媳送到杨家,后来丈夫杨钟没了、儿子剩剩腿跛了,公公杨掌柜没了,弟弟陆林也被狼咬了发疯,关在禁闭洞里被炮弹打了埋了,这些事情积起来,平凹反倒不写她最终如何了,只是让他和陈新生、剩剩一起,看着无尽的秦岭,也许和涡镇一起,化成了秦岭的尘土。

其实让陆菊人“贵”起来的,是她自己,也是井宗秀。在陆菊人不知道的情况下,杨掌柜把陆菊人的风水宝地送给了井宗秀,埋了他爸井掌柜,于是井宗秀是要发起来的,是要做大官的。陆菊人知道后,只是感慨可能杨家没有这个命,自己没有这个命。而后来她就盼着井宗秀能好,能把这个场面撑起来,所以后来自己被井宗秀任命为茶庄总领,便使出浑身解数发展茶庄生意。

井宗秀的死,和他哥哥一样,毫无征兆,甚至亦有点轻描淡写了。他是在晚上坐在床上抽烟,看花生和那些戏子一起打牌,就这样脑后一个窟窿、耳边一个窟窿没得。这一段你甚至都想不到是来了个刺客,而刺客留了字条,自称“阮天保”的。

所以井宗秀咋就这样死了呢?平凹是在和前面哥哥死呼应吗?两个人的死都是与阮天保有关,那谁来收拾阮天保呢?而你看完全文,甚至不会觉得阮天保是个顶重要的人物,又怎么会在这么重要的两个人的结局上有如此重的戏份呢?

我想平凹在全文写了一个陈先生,他是高人,在浑浊的世界中,用一个瞎子来看这个世界,却比任何人都看得清。他不出门而知道世事如何,人来了就治病,却告诉别人自己不是神仙,求财求官一概管不着。陆菊人有心事了总会去找陈先生,而总能找到宁静,我想这便是说陆菊人有些慧根的,与高人有缘,就注定了不是平常人。

于是井宗秀、井宗丞、杜鲁成、周一山、夜线子,还有那么多自认为厉害的角色,都一个一个退场,甚至平凹把可爱的花生也给埋了,到最后就只剩娘儿俩和陈先生在冷眼看着涡镇被炮弹倾泻,故事也就在这样结束了。

跟平凹所有的作品一样,你甚至会觉得这书是不是有续集呢?因为看完之后,那种若即若离的感觉,怎么都挥之不去。就好像恋爱一样,会有甜蜜会有争吵,两个人冷战,不说话了,过会儿又好得跟一个人似的,总觉得事情没完。

不管完没完,平凹的书,这《山本》是读了,读起来还是他一如既往的味道,令人“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d/11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