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日软件外包在中国
2022/9/10 来源:不详现在程序猿行业里有这样一条潜规则,做互联网的看不起做传统软件的,做传统软件的看不起做外包软件的,做外包软件的看不起做对日外包软件的。
对日软件外包,可以说是程序猿处于鄙视链的最底端。那么为什么这个处于鄙视链最底端的行业还能做得风生水起呢?很多知名大公司还不断涌入对日软件外包行业呢?
究其原因虽然对日软件外包毛利率不高,平均20%-30%左右。但对日软件外包有个特点,那就是日本人契约精神比较强,回款非常快。基本项目结束,下月就能收到日本客户款项。而国内项目拖欠工程款的事往往是司空见惯,甚至后续20%尾款,客户会找各种理由不付,为此国内有不少项目最终对簿公堂。所以从现金流来说,对日软件外包,只要能接到工作,现金流都是很好的
另外就是一旦和日本人建立起合作关系,通过前期项目合作赢得了彼此的信任,往往是互相扶持,共同进退的,这种信任关系一旦建立,就牢不可破,后续会有源源不断的合作。
本人是从年开始进入对日软件外包行业的,其实经历了这一行业的兴衰。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企业开始涉足对日软件外包行业,为此已经经历大概30年的历程,当中经历了几个时代:
1:黄金十年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往往是获得最大利润的人。
对日外包行业也不例外,最早从事这一行业的企业或个人,也是第一批获得利润最丰厚的人。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90年代中国国人工资也就每月几百元。但对日软件外包行业,一个月单价大概10几万日元的,当时日元对人民币汇率,大约8左右。换成人民币大概1万元左右。是不是很高的收入。当时对于大部分来说,上千元的工资已经是很好的工作了,相比对日软件外包上万元收入,小巫见大巫了。
由此,当时从事对日外包行业的国人,可以说是第一批领军者,都度过了相当美妙的十年。
当然首批敢于吃螃蟹的人,大多数都是留学日本的留学生,在日本公司工作一段时间后,学习到一定经验,积累了一定的客户资源,然后把部分工作带回国内来做。
现在对日外包行业很多大佬,也基本都是从那时候发展起来的,彼此可能还互相认识。
当然当时这些公司,往往承接的都是一些很简单开发和测试工作,主要原因也是因为当时国内熟悉日语并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的人才,真的是凤毛菱角。
2.白银年代
到了年左右,中国政府及中国软件行业也在全力推进软件外包事业,对日软件外包行业在中国也逐步发展状大。但是这时候经历了几件大事,对整个行业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首先是年互联网泡沫破裂,造成了世界经济很大震动,最大的影响就是各个公司的预算受到了非常大的打击,也间接地影响到了对日日本外包行业。
其次,就是发生的SARS疫情,年的全球大流行,对对日外包行业的打击几乎是致命的,由于两国间的交流被暂时中断,那时又不像现在有着便捷的远程沟通工具,对日外包一度陷入了停滞状态,很多小公司纷纷倒闭。
然后,很多日本知名的IT公司纷纷在中国开设开发中心,一方面期望解决日本老龄化人才短缺的问题,一方面也想降低成本。
其中,比较有名的有富士通、NEC、NTTData、IBM、日立、野村综合研究所(NRI)。
3.至暗时刻
时间来到了年,随着中国一线城市北京、上海等地的人力成本提升,这个单价已无法给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所以各个对日软件外包公司,都开始了本地化的推进。把一部分低端的开发测试,转移到2、3线城市去,以降低成本,保证利润。
同时自身也希望参与更多的上流设计的工作,来实现存活。上流设计:就是指软件工程里说的概要设计、外部设计以及连接测试。
另外,随着中国国内的成本不断提升,之前在中国开设分公司的日本公司遇到了水土不服的问题,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当前能够相对活得好些的公司,也都是拿到长期运维订单的一些企业。比如:凌志、海隆、中和。。。
4.新的时代
近几年,随着中国国内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在技术能力和技术栈方面,国内的互联网技术已经走在日本的前面。
与对日强调的流程、品质、稳定生产性相比,国内的开发更注重产品的快速迭代,以适应市场。
国内在整大数据、云计算、微服务等新技术的时候。
对日软件外包,大部分日本客户还是用着老旧的框架,重复的做着数据库增删改查等较为机械的业务。
但是,日本在新技术方面追赶的速度也挺快,目前很多日本客户也开始引进中国国内一些前沿的新兴技术。随着日本年主机维护大线来临,大规模的软件系统升级必不可少。对人才,新技术的需求也会发生井喷,也许到那时候,也许又是对日外包行业的又一个春天。
中国对日软件外包主要城市:
北京:
以涉足中国市场为目的的日本企业多将在华总部或者研发中心设在北京。欧美外包虽然占据主体,但年以后,对日业务不断扩大,且编码测试类的外包项目相比,包括设计在内的上流工程不断增多,与大连企业的并购重组时有发生。
上海:
上海气候及氛围得到多数日本人的喜欢。周边苏州,杭州,南京,无锡等城市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由于上海人力资源成本偏高,多数人无法适应日本企业的加班文化而导致员工管理等原因,日本IT企业在上海据点多为发包管理中心,规模较小,将项目发往周边杭州,无锡,南通等城市。
大连:
大连对日软件外包产业形成了产业集中的特点。大连软件园内家左右企业85%以上从事对日软件外包。大连回寄东北三省的人才,在日语能力方面优势突出,更适合从事技术能力要求不高,但对品质要求苛刻的日本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