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成大的这组田园诗,语言明白自然,在诗歌

2023/4/7 来源:不详

背上白癜风怎么治疗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129/6029976.html

本文乃“李洋说科技”独家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南宋淳熙十六年()春,范成大六十岁之际,因疾退居石湖。在养病期间,他每次野外漫步,都就所见所闻即兴赋诗,年终共得六十篇,总名《四时田园杂兴》。这组田园诗,在诗歌史上有一定价值和意义。中国古代田园题材的诗歌主要表达的都是安定闲适,乐天知命的隐逸思想,劳动生活尤其是反映封建剥削的内容,几乎稀薄到零。范成大在这组诗中根据自己切身的观感,把一年四季农民的劳动与生活加以鲜明的刻划。这使一向脱离现实的田园诗重新又散发出泥土和血汗的气息。这里所选的三首,都较为鲜明地反映了这组诗的特点:内容概括力强,描写形象传神,语言明白自然。

第一首叙写秋天的晚上农家打稻的场景。“新筑场泥镜面平。”诗人先赞叹地写出打稻场如同镜面般平展光亮,令人感到农家劳作的精细。接着说:“家家打稻趁霜睛。”“趁”是赶的意思。为了赶在霜晴时节打完稻谷,四处都呈现着忙碌紧张的气氛。“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连枷”是打稻的农具,是它发出了轻雷般的动静,混合着粗矿的歌声,一夜都没有停息。四句诗写出一个打稻的场面。这中间,连枷的起落,显示出劳动节奏的沉重。但由于诗人写了劳动者的“笑歌声”,就生动地表现了农民乐观,耐劳的品质。

第二首表现劳动生活的艰辛与封建剥削的苛重。“采菱辛苦废犁锄,血指流丹鬼质枯。”“废犁锄”表明作者所写,原是位世代耕田的农家,如今破产,而以采菱维持生计。劳动的辛苦,写来十分惨痛:手指被菱角刺破,鲜血流淌。采菱人的外形则是形质枯稿如鬼状。由此,平日生活的艰难,也就不言而喻。“无力买田聊种水,近来湖面亦收租。”租税的压迫,使田里生计维持不下去,转而到湖水中种菱。但官府的租税竟也跟踪而至。诗人似乎有点轻描淡写,但反而使田家生活的悲剧,更加惊心动魄——租税剥削如同一张大网,被驱赶的农民哪里可以逃得?

第三首正面写催租的“狗”:代表剥削制度的公差。“黄纸端租白纸催”“黄纸”指皇帝下的诏书。“蹋”是免除之意。“白纸”则指地方官吏下的公文。这句说,皇帝的诏令已经免除了今年的租税,可是官府的文书仍在催逼。可见当时吏治十分黑暗。接着说:“皂衣旁午下乡来”说催租的公差纷纷来到乡下。“旁午”二字形象写出这剥削之网的厉害,它的执行者们都是这般扬威凶狠。“长官头脑冬烘甚,乞汝青钱买酒回”两句是皂吏无耻的自白:我们的官长是个糊涂人,好歹都在我的手里,只要化点钱请我喝顿酒,什么问题都好办,描写手法的变换,深刻而具体地揭示出第一句诗的秘密:吏治的黑暗正在于这种欺上瞒下,层层剥皮的把戏。对“皂衣”们的所为,诗人予以了无情的嘲讽,活画出他们一副无赖又无耻的嘴脸。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d/38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