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过年丨新居浙江日报

2024/1/22 来源:不详

-01-:56

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

孙新萍蒋昊非通讯员王剑

老两口常常手拉手在村里散步感受村庄美景。

巍山程店:新景新年新心情

1月28日,巍山镇上卜宅村程店,与赵梦德夫妻俩聊天,老人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今儿个真高兴!老两口一脸溢出来的笑意,一口透着欢快敞亮的声音,让记者印象深刻。

年,他们住进了新房,这个春节,在各地的所有家人都要回来,热热闹闹过年。

新房新景

88岁的赵梦德家新房就在程店拆后重建区域。五排统一“着装”的三层新楼房,间距6米;柏油路面、屋旁花坛,通透、精致……这个品质小区,已经户户挂起红灯笼。

赵梦德说:“新家环境好,住着舒适,感觉比城区还好,我在城区住过。”他第一个住处是22平方米的房子(四兄弟,一家人住),第二个住处是一间半45平方米,第三个住所是两间房70多个平方,第四处就是现在的新楼房。

他介绍,造第三个住处时,他在横锦水库管区工作,离家远,担子就全落在妈妈和老婆身上。除了要为30多名造房的人烧饭,还得自己参与造房,老婆从溪里一担担挑来砂石,肩膀磨出血,婆婆看了心疼得直哭。赵梦德说,现在幸福多了,造新房什么心事都不用花,省力又省事,村里造好房子,环境有规划有设计有档次。

老两口常常手拉手在村里散步感受村庄美景。

拆后重建中,程店走出“程店速度”,仅用2天便拆除危旧房,半年多时间,新屋拔地而起,还开创“统一建设”节地模式,不仅实现零增地安置,而且每间房造价节约1万余元。门口是村里统一建管的花坛,一年四季有鲜花,老人直夸好看,他自己也琢磨起盆景来,丰富自家门前景色。

夫妻俩现住在在长兴创业的小儿子的新楼房里,赵梦德指着家里环境说:“现在多通透,空间开阔,功能齐全,你看,这厕所多好,10年前小儿子带我们游玩了一趟北京,这厕所比那时北京的厕所还好。”

楼房一层,玉色大理石地砖,9平方米厨房、6平方米卫生间(洗澡间)、14平方米房间、40平方米客厅。赵梦德说,早先的住处,没有厕所,床挨着马桶……

最让老人开心的是,这个春节,家人都要回来过年,看看新房,看看村里的新貌。前不久,在山东一大学任教的孙女打来电话说,已经买好2月2日回家过年的车票。赵梦德说:“孙女是大学教授,有好几年没回来了,今年大家都回来,热热闹闹的,真好!以前没房间可以让孩子留宿,现在有房间了,晚上也会更热闹。”对这个新年,老人很期待。

新年新心情

赵梦德身上穿着的新衣服,是在吉林工作的二儿子刚买来的。他骄傲地说,儿女们一下子给他买来了三套新衣服,都是很有品质的,有一套还是意大利进口的。

夫妻俩手拉手在村里散步,不时有交流,笑容满面,这已是老两口的习惯。赵梦德说,冬天有太阳时,会到外边坐着晒晒,和邻居聊聊天,很舒服。28日当天没有太阳,看到有些许光线,夫妻俩还是把四只火腿拿出来晒晒。老人有三儿一女,准备等他们春节回来时,每个人分一只火腿。老人说,火腿在一定意义上代表着东阳。

赵梦德说,年货已经备好,瓜子、糖、鸡蛋、年糕及橘子等水果,还有猪头,在农历十一月就买来了,自己腌制了二十来天后,拿到太阳下晒个五六天即可,“女儿说她从山区买来了2只鸡饲养着,到时送过来,山区的生态鸡,肉质会更好。”

老两口常常手拉手在村里散步感受村庄美景。

说到儿孙们,老人笑得合不拢嘴、满脸骄傲,四代同堂,个个孝顺。第二代,3儿1女;第三代,1个孙子,3个孙女,2个外孙女,1个外孙,其中有1个留学生、1个研究生、1个博士生、1个教授;第四代,三男两女。年初三,一大家子28个人都会到场,大聚会。“今年要给第四代每人发元红包,今儿个真的高兴,以前是包元。”赵梦德说,自己有退休工资,儿女们又很孝顺,时常会拿钱送保健品给他俩。

两位老人都很有精气神,一般早上6点半起床,会先喝上一杯水,再吃些芝麻核桃,和儿女们送来的铁皮枫斗等,平时会看些书、报纸。村里的发展赵梦德也时刻关心着,尽自己的能力参与村事务中。自退休后,他担任村老协负责人18年,现在年纪大卸任后,又琢磨起记录下村庄发生的点滴,想让下一代看到村庄的精彩发展足迹。他们一家包括赵梦德自己有6名党员,这一点让他很骄傲,他说:“感谢党,给我带来如此幸福的生活。”

夫妻俩说起村里变化,话匣子又打开了,他们说,家人回来后,肯定会感叹不已。

画水菱角:新房新风新生活

王球仙在宽敞的新房里享受阳光。

春节将近,节日的喜庆氛围已经初显,人们的心里暖洋洋的,画水镇陆秀村菱角自然村住新房的村民对此有更深的感受。许多在外忙碌的人们赶回了家,与家人一起团圆,在新房中过新年。

1月27日上午,记者走进菱角自然村,一下子被村中心连片的三幢东派居民四合院所吸引,青砖黛瓦马头墙,很有韵味。

这是菱角拆后重建区域,原建有不少厅堂和房屋,在太平天国时被大火烧毁,后虽建成众多民房,但已破败不堪。在危旧房改造中,村中拆除旧房户平方米,并在拆后重建中创新方式,投资多万元,在村中心地块,采用“四合院+东派民居”形式进行安置,实行村中统一规划设计,在原址上统一建设,共建成3座四合院,总面积0多平方米。

现在,3幢东派民居四合院共间已经完工,已安置村民68户。菱角负责人陆国兴说,由村里统一集中建设,节约了土地也节约了成本,还让村容、品位有了整体大提升,菱角也已从“十差村”一跃为“十美村”。更重要的是,此举解了一些农户拆了旧房造不起新房的担忧,有力地助推了治危拆违、拆后重建工作,一举多得。

东派民居四合院很有韵味。

走进东派民居四合院,首先见到的是一个开阔的院子,院子中栽种有各种花草,错落有致,四周是居住区域,走廊上已经挂了红灯笼,不少人家门口贴上了门联,一派喜气洋洋的迎新春景象。

王球仙是住新房的一员,今年已经87岁,说起自己的新家,她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今年春节与往常不同,因为我们住进了新房,这是大喜事。”走进新房中,只见屋内干净整洁,采光充足,宽敞的客厅内放着电视机、沙发、茶几等,井井有条,十分温馨。王球仙说,新房在老房的地基上建造,但变化是巨大的,以前的老房子采光不好,往往室外明亮而屋内阴暗。现在不一样了,新房子重新设计,增大了采光面积,在家里也可以享受到阳光,住着很舒服。

顺着楼梯来到二楼,有四个房间,空间充足。王球仙一边带领记者参观她的新家,一边介绍道:“二层是给在外的孩子们准备的,马上过年了,已经将房间都收拾好了,就等他们回来。”她告诉记者,新房的装修都出自家人之手,孙子设计好后,再由儿子进行装潢。王球仙表示,能在新房过年是个好兆头,各种年货也已经备好,全家都能舒舒服服过个好年。

说起新房的好,王球仙滔滔不绝,她说,住在新房子里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春节前的掸尘轻松了不少。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卫生,清洗各种器具。在王球仙的记忆中,掸尘时全家人必定“全副武装”,将房子彻彻底底打扫干净。但在过去老房子里,掸尘是件苦累不堪的活。因为泥木结构房子,一年住下来往往蛛网垂挂,尘垢累累。在掸尘过程中常常尘土飞扬,熏得人睁不开眼,一天忙下来两个鼻孔都变成了黑色。现在的新房是砖混结构,没那么多尘垢,加上家里每周至少打扫一次,所以如今掸尘已经省力很多。

平日里,王球仙一个人住,但她并不觉得孤单。她说,四合院里挨家挨户住了这么多人,邻居之间互相走动,也会互相帮助,很热闹。

68岁的王家仁也住上了新房,并开了一个小卖部。他说,以前的老房子只有50多平方米,现在增至多平方米,空间变大有了条件,就开了一个小卖部,许多村民有空就会过来坐坐,聊聊天。同时新房内增加了现代化的厕所和厨房,以前的不方便都得到了解决。

“除了房子变好了,现在村里变化也很大,外部的配套环境也让人十分满意,许多来玩的亲友都说快不认识了,都说变得更好了。”王家仁笑着说。

来到新房外,可以看到边上统一建有生态洗衣房,方便村民洗衣服。王家仁向记者介绍,过去老房子周围的泥土路都进行了硬化并拓宽,干净整洁,空地都充分利用起来,栽种了各种植物,建设了路口景观节点,增加了美丽风景,走在村里十分舒服。

在房子边上,有4个直径4.3米、高5米的土粮仓,王家仁介绍,这圆形土粮仓俗称“土圆仓”,建造于上世纪70年代,作储备粮食之用,村中加以维修后,不仅成了实用的储藏室,也成了村里的一道特色景观。

谈起未来的生活,王家仁充满憧憬地说,将来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l/68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