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024/8/14 来源:不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出自《论语》,是孔子说的。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智慧。
古代,有个北方的官员,他是个地地道道的北方人。有一天,皇帝通知他去南方做官。从未离开过北方的他喜出望外。
当他抵达南方,下属官员们这位大人准备了丰盛的一餐。他落座以后,美味佳肴端到了餐桌上。最后端上餐桌的是一盘黑漆漆的食物。
一位下属热情地向大人介绍:“大人,这一盘是煮菱角,别看着菱角看起来乌漆麻黑的,可它的味道……”“这菱角的味道嘛,我知道。”大人打断了下属的话,他其实没有品尝过,只是不想让下属们觉得他见识短。“大人请用!”大人心里嘀咕:这菱角到底应该怎么吃呢?他灵机一动,说:“诸位都别客气,来来来,咱们一起吃。”大人心想别人吃了,自己就可以有样学样了。可那些下属见大人未吃,怎么敢先吃呢!都起身作揖说:“大人先请!”大人硬着头皮抓起一个菱角,放入嘴里一咬,“哎呦——”大人的眉头都皱起来了。“大人,这菱角吃起来要先去壳。”“我当然知道菱角该剥开壳吃”,大人又大言不惭地说,“只是诸位有所不知,这菱角的壳呀,能入药,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吃一些菱角壳对身体有益处啊。”说着,大人将菱角连皮放入嘴里,硬生生地吞了下去。下属们面面相觑。另一位下属起身说:“还是大人见多识广,我今日才知道这菱角壳能入药。请问大人,你们北方也种很多菱角吗?”“那是当然,漫山遍野,每棵树上都长得满满的。”下属们听后,想笑又都憋住笑,因为菱角是长在水里的。
等到宴席结束,回到府中,这位大人不禁感慨:“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太有道理了!我不懂装懂真是害苦了我的牙,也害苦了我的肚子呀!”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做事要一五一十,千万不要不懂装懂。不懂装懂或者会弄巧成拙,或者会害了自己,或者会让别人定义你不真诚,这些都是得不偿失。
同时我们也要知道,“不知”并不丢人,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不知”是常态。即使是了不起的人物也会在某一方面,或某一领域存在短板。我们每个人也没必要掩盖“不知”,“不知”不一定就是没有见识。我们要敢于承认自己的“不知”。就像莫言说的:“人,只有知道自己无知后,才能从骨子里谦和起来。”,“不知”恰恰是要提醒我们认识到自己学识、能力的不足,进而虚心地向别人请教,积极地学习不断地进步。一生中不断地积累学问,增长智慧,提升自己,完成从“不知”到“知”的转变。
让“不知”成为我们生命车轮的推动力,用学习来给生命的列车加油,让生命列车向着“知”的方向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