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若牛魔王漆黑恐怖,但在汕尾用它做菜,却

2022/10/11 来源:不详

早些年的时候,听过这么一番话,说是刚出生的孩子吃到的食物味道,会莫名记住很久,即便很久以后都会对这款美食感到想念,倘若一旦遇上就浮现一种久远的熟悉感。

有人会叫其为家的感觉,家乡的味道。

虽然无从考据,但我想,之所以久久未曾忘记,也许只是刚接触那份美味时是多么的美好,是刚来到世界时的眷恋吧。

最早接触到菱角的时候,甚至连它的名字也不曾记住。

只依稀记得小的时候,跟着小伙伴在街头乱晃的时候,摊贩递给我黑乎乎,牛角状的块状,掰开来里面的果肉白嫩咸香,刚刚煮熟的棱角还透着温热的感觉,烫的几乎握不住,但我却难以放弃手中的美味,左右手互搏着丢来丢去,直到可以塞进嘴里的温度才紧紧抓住,慢慢品位。

很久之后,我才明白过来,牛角状的怪异东西叫菱角,而菱角种类多样,有二角,三角,四角菱角之分,而我最初吃到的牛角状则为二角菱。而且菱角色泽也并非漆黑,更多的为浅绿,紫红,浅灰等,煮熟后多为黑色,但里面的果肉则是一如既往的香糯软白,口味很赞。

菱角多出现在南方,长江以南地带,所以北方尤少见到,而我们汕尾东海这边菱角是非常受欢迎的。我曾听过老一辈哼唱的曲调——

桃花红来杨柳青,清水塘里栽红菱,姐栽红菱郎栽藕,红菱牵到藕丝根……

只是自己怎么都唱不出那份深情和眷念,未免有些遗憾。

饶是在我们这边菱角并不稀罕,但年轻一辈里却不太认得,倒是莲花一类无论见没见过大家都略知一二。

棱角花像莲,却没有其那么耀眼,多为三角叶瓣顶着一头小百花在水中摇荡,其根茎长而坚韧,我们所吃的菱角正是它埋于泥底的块茎。

长势如此,又兼以生吃脆爽,肉质可口,味甘怡人,因此,很多人会喜欢叫它为水中落花生。

菱角口感堪比栗子,粉嫩爽口,但比起栗子更有一种水润感,所以我们东海这边非常喜欢剥了壳后的菱角生吃,亦或是煮熟后煲汤,都有着不错的口感。

在我们这里,最为喜欢的大抵是菱角烧肉。五花肉切的大块,伴着菱米烹调起来别有一番滋味。

油亮的肉块,灿如麦穗的菱米,再佐以一些虾米蒜头,赞喔。

而如果喜欢清淡一些的,则可以煲汤,菱角煲汤,可谓是传统之一。

个别地方还留着游子归来第一件事,便是喝头汤,尝一口菱角虾球汤,慰劳自己的五脏庙,旨在安顿疲劳不堪的内心。

不过菱角虽好,却有着一个很麻烦的点,它外壳坚硬,难以剥开,只能细心地扣开牛角中心柔软的地方,并沿着裂缝旋转牛角,再逐一撕开边缘剥离外壳。

很多人就是很头疼于这一点,不过比起以前的好处是,现在剥菱角有专门的去壳器,或者是剪刀等,相当方便。

由此可见,人们为了吃,还真的是发展了许许多多的方法啊。

七八月卖河鲜,鲜菱,鸡头,莲蓬,花下菱……

如今恰是夏暑刚刚散去,秋色渐渐逼近的时候,我们东海的菱角也熟得恰到好处。

倘若剥去菱角外壳,配着五花肉做成棱角煲,又或者炖成一锅香甜的清汤,如果有心也可以学着《红楼梦》里面的凤姐一样炖烂后打成成泥做成菱粉糕都是很不错的选择。

时令吃时菜是我们这里的传统,而这菱角便是入秋时节不能空缺的美味。

大家何不来试试,在南方菱角还是挺好入手的,即便是相隔甚远的地方也可以通过网上购物品味。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by/177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