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月半有菱好吃的菱角来了

2022/5/13 来源:不详

北京一次治疗白癜风要多少钱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5232270.html
月半有菱

冷冰

月半有菱,当浮一大白。

丰子恺先生说:“酒徒吃酒,不在菜多,但求味美。呷一口花雕,嚼一片嫩笋,其味无穷。这种人深得酒中三昧,所以称之为徒”。

丰先生只解个中一味,嫩笋有什么吃头,喝酒还是剥花生,啃菱角有味。

大约还是秋天时,月下,有一种叫封缸的美酒,有一处叫浔阳的隅落。舟行于天,水面生凉,影子在水里颤抖了,残荷上的水珠滑落了,凄凄切切的秋虫又响了起来。

有好事者抓几只螃蟹来,真个是有蟹无须酒,美味亦醉人。最后店老板送来一小盆老菱角,盐煮的,说是自家池塘采的,让大家尝尝鲜,不要钱,当真是萍花香里风清,几度渔歌,此时好在没有钓竿,有钓竿可以月下泛舟了。

水面九江,多产菱藕,是没有其他物产可以相比的。

老九江人蒋彝在他的散文《月下泛舟》记下了在甘棠湖采菱的经历,画面十分唯美:“船儿缓缓移动,微风轻轻过来。到了湖心,船儿漂浮在水面上。时值菱花盛开之际,住在湖边的人正忙着采菱。身穿艳丽服装的姑娘荷渔妇荡着盆形扁舟在菱花中穿梭采菱,晚霞辉映,诗情如画。”

南北朝有一位叫徐勉的诗人,写一首《采菱曲》更似美好。

相携及嘉月,采菱度北渚。

微风吹棹歌,日暮相容与。

采采不能归,望望方延伫。

倘逢遗佩人,预以心相许。

我可以证实,南门湖甘棠湖确实有菱角的,相携嘉月,微风棹歌、荻花潇潇、沙鸥点点也都是有的,只不过这几千年的场景,只用了几十年的光景都败化没了。

菱花是白色的,夜晚开放,白天闭合,花落而菱角出。九江多产一种牛角菱,两头尖尖,剥开的是白肉,嫩的,生吃起来清脆甜美,老了的,或清炒当菜,或煮粥当饭。江北有一个下新渔村,地处龙感湖湿地,秋初一进村,家家户户门口铺菱,女人们用剪刀剥菱角,菱角要嫩的,剥好了,餐馆来收购,菱角米炒虾仁,软糯清香,鲜美至极,剪剥菱角者或有百龄老妇,水乡人高寿,令人称奇。下新村的水面,十里芦苇,十里荷花,还有布满湖荡的菱角叶子,在白日下自顾绚烂,泛着粼光,细心听来,隐隐地,有鱼儿咬菱角杆的声音,这种声音无法形容,只觉得能痒痒地微入心坎。下新村人把新鲜的菱角叶杆晾晒腌制,也是一道下饭好菜。

吃菱角要在下新这样的水乡,它半亩方塘,天光云影,它小桥流水,渔歌唱晚,它炊烟袅袅,鸡犬相闻,它青砖玄瓦,樟木香气,它荷香绵远,燕雀往来,它窄长石巷,昏暗庭院,它万物无心,人间有情。

菱为时光之物,不在水乡不能食也,不在季节不能食也,甚至不在童年不能食也,只此一说,何物又不是如此。美食乃惆怅之物,因为转瞬即逝。小时候,每逢月半,老父买来菱角,用高压锅压一大锅,只放一点盐,待牛角黑菱端上来,一拥而上,牙齿,手心虽然咬得黑乎乎的,但那种温软美好,何物能比。

菱终是贫贱之物,上不了台面。我看清少纳言的《枕草子》,她说可怕的东西如橡树的果实、火灾的遗迹、芡、菱、多发的男子洗头晾干时。余者不必评论,只是这芡、菱是水生之物,有什么可怕,无法理解。有人讨厌也有人喜欢,历史上有一个屈到嗜菱的故事很有意思,屈到是楚国的贵族,掌管楚国的大权,一次他生了一场大病,把身边所有的人都叫来,立下遗言说:“我死后,你们只要用菱角做祭品来祭奠我一下就好了。没过多久,屈到的病竟然好了,但是他喜欢吃菱角的事情传开了,还用人建议把菱角作为国家重大典礼的祭品,这使屈到非常地不安,只得在公开场合郑重宣布,不能因为自己的私欲干涉国家政治,从此,就没人提菱角的事了。韩非子后来说“屈到嗜菱,文王嗜菖蒲菹,非正味也,而二贤尚之,所味不必美。”,大概的意思是,好的贵的东西不一定好吃,差的贱的东西也未必不好吃,你喜欢的美食,何必分贵贱。“松子可餐,蒲根可服”,我想,只要是人间美味,螃蟹和菱角是没什么分别的。

秋日食者,酒不可少,月不可少,其余尽选贫贱之物也可。杨志丢生辰纲时几个枣子就可以下一碗酒。水煮花生,水煮菱角,水煮毛豆,外加几只烧鸡爪都很好。且把月赏,且听虫唱,边吃酒,边剥壳。这剥壳剥出味道来了,恨不得把月也炖了,与伊同食。

赠人书本,手有余香

即日起,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by/26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