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猫杂记八菱角的记忆

2022/5/13 来源:不详

修渚通阿阁,兰舟饰翠旗。

吴姬年十五,乘舟泛绿池。

菱花羞宝靥,皓腕发斜晖。

行歌櫂船去,不觉白鸥飞。

————————曹勋

这是描写古代美女采菱的场景,很美的意境吧。但黑猫一度怀疑,这些诗意的画面,都是诗人们想象出来的。

因为在黑猫的记忆里,采菱的大多是大爷和大妈,这才是劳动人民。

古代诗人笔下的采菱女,都是物化了的水乡佳丽的形象,供那些对着诗词流口水的读书人YY的。

身居水乡苏州,自然会吃很多水里生长的植物,菱角就是其中一种。

相比以前经常提到的鸡头米,黑猫比较喜欢菱角,倒不是说菱角好吃,而是菱角的肉多,产量多,还比较好剥。

黑猫就是怕麻烦。

人一旦怕麻烦,就难免有焚琴煮鹤的感觉。

小时候在周围城镇的湖水里,看到有人用木桶做舟去采菱,没有觉得那是什么传统文化,或者感受到一种心灵的升华,而是认为,该发明个什么机器,让采菱这种劳动变得更加方便快捷。

这样就不用顶着个秋日的大太阳出去,用这种手工的采摘原始方式来作业。

诗意在现代工业文明面前,都是脆弱不堪的,但黑猫所期待的那种机器,一直没有被发明出来。

黑猫认为,不是人们没有这种能力,而是采菱这种劳动,已经在中国变成一种文化,一旦成为文化,他的价值当然不限于菱角本身的食用价值。

那是一种可以贩卖的情怀,很昂贵的那种。

世界上没有什么比情怀更贵的东西。

一斤菱角三两壳,吃到肚子里,是物质的享受。

而采菱这种活动,则是类似某种季节性仪式感的玩意儿,就像苏州人在过十几天后就要剥鸡头米一样。

看看,这就是水中整株的菱角。

色泽有红色,也有青色,品种不同,颜色和形状也不同。

黑猫没有下水采过,比起采菱这种仪式感极强的活动,黑猫更喜欢吃。

比较嫩的菱角,可以生吃。

而老菱角的做法,一般是用煮。

这煮出来的卖相就不大好,看上去黑不溜秋的。

而味道,有点像栗子,淀粉很多,但不像栗子那么香甜。

当然也要其他的做法,那就是先用生菱角剥皮,简单把菱角肉切一下,再用里面的菱角肉来做一盘菱角烧肉。

黑猫很喜欢吃,不过比起菱角来,这盘菜里面,黑猫更喜欢吃肉。

在水八仙里面,菱角是黑猫吃得最多的。

因为在小时候,黑猫是把菱角当零食来吃的。

那时候的黑猫很容易饿,午饭吃饱以后,到三点钟左右就开始饥肠辘辘,备一些零食是非常必要的。

所以当时挑零食的第一个标准是,量一定要足,而第二个标准是,味道要过得去,第三个标准是,吃起来不能发胖,所以馒头什么的就排除在外。

菱角好啊,既能垫垫饥,吃多了又没有饱胀感,不会影响吃晚饭。

在菱角上市的几个月里,几乎每天都吃。

至于没有菱角的其他季节,要么就吃水果,吃栗子,吃松子,吃银杏果,没什么可吃的,就只能硬挺着了。

后来,到了中学,午后三点的饥饿感神奇的就没有了,既然如此,黑猫再也没有吃过零食。

说起来,自那以后,已经有很多年没有吃过菱角了。

有时候,到了秋天,无聊的在街上行走,看见街边的阿婆摆摊卖菱角。

那种如同多年好友偶遇的感觉涌上来,可是买来品尝的时候,却再也没有童年的味道了。

果然,情怀这东西,不是很靠谱,尤其是对黑猫这种人来说。

或许,只有让童年时候那种饥饿感摧枯拉朽的袭来,才能让这份感觉来得更有味道些。

水八仙里面,黑猫为什么对菱角情有独钟,因为他就是黑猫记忆里的翡翠白玉汤。

黑猫已经好久没有体会过饥饿的感觉了。

—————年8月20日苏州,吃撑了有感

虎丘讲古

小赏怡情,欢迎投喂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by/2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