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姐理茶解密唐代茶艺
2023/3/13 来源:不详白癜风怎么看好 http://pf.39.net/bdfyy/qsnbdf/150329/4599352.html
大唐盛世,历经年的朝代,无论经济,文学,艺术,都影响着整个世界。唐代茶艺由陆羽的《茶经》和法门寺出土的唐代宫廷24件茶具演绎而来。陆羽强调水质的清洁,强调活水煮茶,强调思想感情与自然的和谐一致,以得到精神的享受,以茶养身,以茶修德。
第一道:缓火炙茶用茶夹将饼茶取出,用文火缓缓炙烤,不停翻动,一直烤出茶香,饼冒热气为度。炙烤好的茶饼,要趁热用纸袋贮藏好,不让茶的香气散失。
第二道:轻捶慢敲待纸袋中茶饼冷却后,用木锤隔袋敲碎茶饼,可以防止茶饼末四处散落。
第三道:金刚碾末炙烤过的饼茶,待冷却捶碎后要碾成茶末。陆羽认为末之上者,其屑如细末,末之下者,其屑如菱角。
第四道:拂尘细罗将碾细的茶用拂末扫出,置入罗盒中过筛,得到茶末。
第五道:龟盒候用
将碾好的茶末置入龟盒或竹盒之内备用。
第六道:活泉煮水
唐代陆羽认为,煮茶之水,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最好选取乳泉石池漫流之水。
第七道:煎茶三沸煎茶的关键在于掌握水的“三沸”。唐代名僧皎然曾说“候汤最难”,微微有声时,为第一沸(一沸可以调盐)水温过低茶味很淡,水温过高茶味苦涩。
当水中气泡像涌泉连珠时,为第二沸。这时应舀出一瓢水备用,用竹夹搅动水面成漩涡时,从漩涡中心投入茶末并加以搅动。注意茶末与水量的比例,并不断搅动茶汤。
当茶汤出现腾波鼓浪,奔腾溅沫时,为第三沸。这时应将先前舀出的那瓢水倒进去,使沸水稍冷,停止沸腾,以孕育沫饽。
第八道:平分秋色将鍑从火上拿下来放在交床上,这时就可以向茶碗中酌茶了。舀茶汤倒入碗中,须使沫饽均匀,沫饽是茶汤的精华,薄的叫沫,厚的叫饽,细轻的叫汤花。茶汤中最珍贵,香味浓重的是锅中煮出的头三碗,最多可分五碗。分茶时尽量均匀平衡。
第九道:共享香茗
唐代煎茶,是用鍑煮,用碗喝。用长柄勺舀出茶汤置碗内,主客慢慢品尝。陆羽认为,青瓷宜茶,说明当时崇尚用青瓷品茶。饮茶时一定要趁刚烹好“珍鲜馥烈”时来饮用,只有趁热才能品尝到茶之鲜醇而又十分浓烈的芳香。
唐代茶道思想及儒、道、佛诸家精神,而以儒家思想为核心。通过唐代茶艺的演绎,体现出了唐代茶艺天地人的和谐精神,也展示了中国文化发展到开元盛世时期的新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