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司徒绿野清风菱角香
2022/5/13 来源:不详白癜风援助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9D%92%E5%B0%91%E5%B9%B4%E7%99%BD%E7%99%9C%E9%A3%8E%E9%98%B2%E6%B2%BB%E6%8F%B4%E5%8A%A9%E9%A1%B9%E7%9B%AE/22039760?fr=aladdin
菱河十里传歌声,又是一个丰收年。
近日,记者驱车来到江苏丹阳司徒镇的菱角种植池塘,阵阵菱角的清香扑鼻而来。菱塘里,碧绿的菱盘紧紧地挨在一起,满塘的绿叶在阳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辉,似层层绿浪,如片片翠玉,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丰收的喜悦。
“这段时间的鲜菱是紧俏货,每天都要抓紧时间赶进度。”在张寺村前姜堰自然村的菱塘附近,65岁的菱农薛林俊开着自家的小货车,正和老伴一起把一袋袋刚采摘下的菱角搬运上车。“今年2亩菱塘的产量预计在斤,按照目前3元一斤的行情,产值约为元。”薛林俊的脸上虽然有些许疲惫,但还是微笑着打开了话匣子。
薛林俊说,立秋以后,菱塘内的菱角便会完全成熟。“你看这菱角,长得个大又水灵。”在菱叶密集的地方,薛林俊细心地翻开菱盘,几只成熟的菱角便展现在眼前,剥开品尝,口感确实脆嫩香甜。
丹阳种植菱角历史久远,至晋时已十分普遍。邑人南朝梁代开国之君梁武帝萧衍就留有“江南稚女珠腕绳”“桂棹容与歌采菱”的佳句。唐代诗人储光羲在《同武平一员外游湖五首时武贬金坛令》的诗篇中咏道:“芰荷覆水船难进,歌舞留人月易低”。旧时,菱角为百姓生计所资,秋间采之以易钱米,为农家的一项重要副业。现如今,菱角种植面积已经锐减,但仍有不少农户怀念旧时的“菱角香”。
“我们这一片种植的都是红菱,按角数多少可分为‘四角菱’和‘两角菱’。”在薛甲村的一处菱塘,66岁的臧玲玲一边采摘着菱角,一边与记者唠嗑,“每天早晨7点多下塘,上午采到11点便收工。”
一眼望去,菱塘内的菱叶密密麻麻,包括臧玲玲在内的妇女们各自划着一个大圆盆,随着圆盆的旋转、漂移,他们双手捞起两边的菱叶,将菱叶翻转,把绿中泛红的菱角一颗颗摘到盆里。
“虽然菱角肥美好吃,但种菱、采菱却并非常人想象的那么简单。从施肥到管理,从采摘到维护,其中有很多学问。”臧玲玲说,“我种的菱角全部是自己育的苗,用的都是有机肥。这不仅可以让菱角口感好、质量优,还能增产增收。”
在菱塘内经过近2个小时的采摘,妇女们装了满满一盆菱角,回到岸边。她们告诉记者,9月份是菱角采摘的黄金时期,其间她们一天一般会劳作七八个小时,能有至元的收入。对于不少当地妇女而言,采菱角虽然辛苦,但能在自家门口挣钱贴补家用,也是一件开心的事情。
作者:谢超谭叶虹
end
制作:芯羽
审核:葉倪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