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花菱角满潭秋
2022/5/3 来源:不详白癜风病因 http://baidianfeng.39.net/a_zczz/140526/4394583.html
“
对菱角的爱,是伸出去又缩回来的手,为什么?因为太「难吃」了呀。——盒鲜姑”
不久之前,看到一条令人哭笑不得的市民新闻:在上海桂林公园的荷花池塘边,一位阿姨坐着木盆漂浮在池塘中央,右手拿着木桨,左手来回在水面翻找红菱,木盆一度呈现出倾斜的状态,此时采好的红菱已经装满了一整袋塑料袋。
网友直呼:为了吃也太拼了吧。联想起家中的长辈,倒是也能理解这位阿姨对于菱角的感情。
秋天是菱角的季节。这几日,家人特意从乡下带来了菱角,说是村里的二阿姨亲自去池塘摘的,正好一袋老菱,一袋嫩菱。
▲品尝来自家乡菱角的味道
我们这一辈对菱角的感情其实谈不上深刻,甚至很多年轻人不知道菱角是哪里来,长什么样。但上一辈的人却说这是池塘的宝贝。在水乡饥荒之年,菱角连同茎叶都是救济之物。小时候,他们每年都盼着要去摘菱角。
南方是栽培菱角的主要产地,但是菱角几乎遍布了我国的大部分省份,江河湖海几乎都能够看得到菱角的植株的影子。但要论采菱衍生的诗词歌赋,历史上还是以江南最为兴盛。
▲论采菱衍生的诗词歌赋属江南最为兴盛
/采菱歌断秋风起/
水八仙,是苏南和浙北一带特有的传统时令生鲜。包括茭白、莲藕、水芹、芡实(鸡头米)、茨菰(慈菇)、荸荠、莼菜、菱角这八种水生植物。
菱角,是水八仙中最桀骜不驯的一仙,看起来毫不温柔。因为叶子形状为菱形,所以得名菱角。菱角的母株生长水中,取食水中营养开花结实,悬浮水面上。成熟之后采菱人将其抽离水体。
▲菱角得名于菱形的叶子形状
采摘菱角的场景在诗人笔下变得鲜活。它是王维文笔下的「采菱渡头风急,策杖林西日斜」,张元凯的「菱角何纤纤,菱叶何田田」,它还是「扬州八怪」之一金农画笔下的《采菱图》。
还有一首起源自南京市高淳区的江苏民歌《采红菱》颇为有名,邓丽君在14岁的时候就凭借这首歌拿下台湾金马奖唱片公司歌唱比赛冠军。
采菱者多为女子,江南水乡,绵延数十公里的河面,密密麻麻铺满碧绿的菱叶,灵秀的江南女子坐在菱盆中一边波荡水面,缓缓开出一条水道,一边用手指捞起菱盘查看,轻轻掐下已经成熟了的菱角扔进菱盆中,同时还要兼顾平衡。
▲采菱场面好似一幅画
本是凡俗农务,却有无限的山水田园的浪漫气息。从《采红菱》的歌词中就能感受到你侬我侬的气息:
「我们俩划着船儿采红菱呀采红菱
得呀得郎有情得呀得妹有心」
浪漫归浪漫,但采菱终究是技术活。偌大一个菱塘,也要讲究采菱的路线,得从河的一头采起,一浪一浪循序渐进。同时,翻菱蓬的动作要轻,不能弄断蓬葶,不能碰落菱花。熟透了的老菱容易脱落,一不小心就要掉落水底。
▲采菱听上去浪漫却是个技术活
(图源:网络)
/江南有四大名菱/
在江南,邵伯绿菱和嘉兴的风菱、太湖的红菱、里下河的饭菱,并列为我国江淮地区四大名菱。
日本明治时代的诗人薄田泣堇也在一篇随笔中描写过菱角:菱的根深深扎求池底淤泥里,而叶蔓却灵气地露在水面,叶柄上生长着三角形的菱叶,每日里随着水面的微波轻轻飘荡,一刻也不停歇。叶之间是绽放的白色小花,楚楚动人,一派清寂。然而,正是这种小白花,竟能结出尖角弯弯的菱角……
▲正是这种白色小花结出了菱角
(图源:物种日历)
每年的三四月份,村民就开始播种菱角,在接下来的多天,他们细心地侍候这些菱角,一直等到一片片菱角叶饱水肥厚,充分扩展;根部的菱角果实呈现饱满的元宝状,就可以采摘菱角了。
菱角成熟期一般在中秋至秋分时节,开始采摘「第一水」,最多可采摘「四水」,采摘期可持续到立冬节气。
在采摘季节,为保证现煮现卖的新鲜度,菱农们会在凌晨起床,佩戴头灯,划船到自家菱池,再换乘采菱盂浮在水面上采摘。菱角是长在水底下的,需要将整株拿起来,挑选已成熟的菱角。一般采摘到早上六点钟,将菱角运上岸,清洗干净煮熟后,七八点钟就摆到摊点上出售了。
▲菱农要将其清洗煮熟才能摆到摊点出售
(图源:拾味扬州)
菱角除了养殖的,还有野生的。生活在江南,湖湾河汊比比皆是,只要是有水的地方就养有菱角。它是孩子们的玩具,是老人的乡愁。童年的时光无忧无虑,不被生活拘束,总能将最普通的事物当成自己的玩具,一颗小小的菱角也能制作成哨子。
细细数来,菱角少说也得十几种,按模样分有四角菱、二角菱和无角菱。按颜色分有绿菱、红菱、紫菱、黑菱,或者再精细点儿,分为:小白菱、沙角菱、蝙蝠菱等。
▲虽都是菱角但也有着不同形态
浙江嘉兴的南湖菱是地标农产品,皮色翠绿,皮薄肉嫩,传说乾隆皇帝下江南途径嘉兴还品尝过南湖菱,还不慎被菱角扎到过手。慈溪的红菱品质也不输,胜山镇的红菱已有多年的种植历史,当地人颇以红菱自豪。
这些各色各异的菱角,最后都会流向一个个家庭,一张张餐桌,成为一道补五脏的节气美食。
▲各式菱角最终会成为餐桌上的美食
/可当水果可入菜/
在食物匮乏的年代,菱角既解馋还能饱肚,菱的药用和食疗价值也很高,《本草纲目》载:「菱性甘平,能解暑气积食,消渴」。
菱角的外层有一层厚实的果壳包裹,去掉果壳的果肉肉质脆嫩,可以生吃,并且在咀嚼时还会产生一些糖分,故而菱角有着淡淡的甘甜味。
▲掰开菱角吃进嘴巴有股淡淡甘甜味道
(图源:嘉兴在线)
菱角的两只尖尖角比较难对付,尤其是那些老的硬质化了,刮到手指可就疼煞人了。但生在江南,连横行霸道的大闸蟹都能制服,搞定一只菱角,倒也是有一些心得的。
先挑嫩的吃,还没长大的菱角,壳一点也不坚硬,摘了直接用手剥着吃,肉质鲜甜。老菱则可以煮熟来吃。菜市场的摊位上也有直接卖菱角米的,卖凌角的老人多半会在小摊前摆一个小木礅,一把奇怪的砍刀砍去其角,剥去其壳,专取菱角米。如果不想要剥,买菱角米即可。
在高邮,渔民也会将鲜菱角剥壳,取出菱角米晾晒。在冬季缺少蔬菜的时候,浸泡煮粥,做羹烹菜;或是磨成粉,加糖冲水,则成了老人孩子都喜爱的下午茶歇,风味独特,清香醇厚。
▲菱角米煮粥做羹烹菜都是极好的
虽然如今年轻人很少看到菱角在池塘的样子,但对于江南菜色中的菱角,却并不陌生。到了菱角的季节,很多饭店都会拿菱角入菜。
老菱粉糯,嫩菱鲜脆,吃法上很不一样。老菱最经典、最简单的吃法就是用盐水煮,当小零食就很不错。而嫩菱除了生吃,也适合做甜品与炒菜。清代《养小录》还说「可焯可糟」,称其为「野菜中第一品」。
像是名菜「荷塘小炒」,用莲藕、马蹄、菱角等几种水生植物,吃起来口感就很生脆。而荷塘小炒只算得上常规做法,烹饪菱角还有更多的想像空间。
▲荷塘小炒在菱角美食中只算常规操作
菱与栗子通,就是说栗子可以烧什么,菱也可这么烧,比如栗子烧肉,菱也可以,栗子蒸饭,菱也行。
菱角焖排骨是一道可以快速上手的家常菜,取排骨、菱角、姜、八角等食材烹制而成。菱角的清脆甘甜,佐以上肉质鲜嫩的排骨,横生「去油」之后的清爽感。菱角还能与鸡头米同炒,这两样都是秋天的风物。鸡头米那「凝凝」的感觉,加上菱角的脆糯,妙不可言。
「作者简介」
末末,「百度旅游特邀行程规划师」,足迹遍布世界。IT圈资深文字工作者,曾出版旅行散文集《青春在美国转机》。
「中奖者公布」
《秋风起,该去买个柚子来杀了》中奖名单已新鲜出炉,请
小排骨、雯风ヾ(ω)ノ听雨、KID????三位小伙伴将自己的「姓名+电话+联系地址」发送到后台领取奖品哦~「征稿启事」
吃,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生活态度。生活,既要食之有味,也要食之有节。在盒马这座鲜活的食物百科全书里,一起感受二十四节气中的食材之美,也探寻人与食物的美妙关系。在后台回复关键词「投稿」,即可获取详情,了解相关信息。
来稿邮箱:hemafresh
alibaba-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