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日说菱角菱角,就像是水中的ldq
2022/5/9 来源:不详无烦恼祛除白癜风 http://m.39.net/pf/a_7458236.html
初秋日,正是“采菱忙”之时,一说到菱角,我总是会联想到一则明代的笑话。
话说,有个北方官员去到南方上任,见到菱角,直接不剥壳便一口气吞下,那个模样就像是囫囵吞枣一般,怪诞又滑稽。旁人见状,便悄声提醒他,菱角不能这样吃,可这位官员却毫不理会,还执着地说:“我还不知道菱角要去壳吃?我之所以要连壳一起吃下肚,是想去去内热”(言下之意,就是他在进行“食疗”)。
旁人一听此言,哭笑不得,便反问道:“北方也有此物吗?”这位官员,居然如此回道:“太常见了,前山后山,到处都是!”
此番“狂言”一出,旁边的人都在暗自偷笑……
这位官员,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言行,显然是太过于重视面子了。不过,他这样做,反而是丢了大颜面。
菱角引发的笑话就暂说到此,接着说回这种食物本身。对于在北方长期生活的我,很少有机会能看到新鲜的菱角。恰是因为这种距离感,因此,对于这“水八仙”大家族中的“特殊”成员,我总是会感到好奇。
还记得,曾在多年前的金秋时节,于杭州见过一些处理菱角的老妇。在河坊街附近的旧宅院里,她们娴熟地剥着那些黑黝黝的硬壳,动作节奏分明,隐隐有些细碎的音声,散落在宅院的光阴之中,那是她们的指尖与菱角的外壳,相互碰撞而出的声响……
在她们看来,这是甚为普通的家常片段,可我却在短暂的瞬刻里,竟然不自觉地沉浸在了那种微妙的、阴柔的气氛之中。这种色泽低沉的水生之物,其中仿佛蕴藏着某种诱人的暗物质,它可以入菜,可做成糕点,当然,单纯地品味它宛若栗子般的滋味,也是一种秋日里的闲趣。
长有两只角的菱角,是最为常见的品种,其形态宛若暗黑的“元宝”,又像是“凌厉暗器”和“幽灵蝙蝠”的结合体,但其口感,与它有些怪异的外表,显然是反差鲜明的。
还有一种四角菱,与两角菱相比,它则拥有更为锐利的“锋芒”与“暗器色彩”,更是渗透着一种“诡魅”的感觉。不过,我目前尚未品尝过四角菱,有时候,头脑中还会跳出一种奇特的疑问——它们会不会是“铁蒺藜”味儿的呢?
我的这种担忧,显然是太荒诞不经了……
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