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美食之八红菱鸡头与栗子糕
2024/9/15 来源:不详袭人打点齐备东西,叫过本处的一个老宋妈妈来,向他说道:“你先好生梳洗了,换了出门的衣裳来,如今打发你与史姑娘送东西去。”那宋嬷嬷道:“姑娘只管交给我,有话说与我,我收拾了就好一顺去的。”袭人听说,便端过两个小掐丝盒子来。先揭开一个,里面装的是红菱和鸡头两样鲜果,又那一个,是一碟子桂花糖蒸新栗粉糕。又说道:“这都是今年咱们这里园里新结的果子,宝二爷送来与姑娘尝尝。再前日姑娘说这玛瑙碟子好,姑娘就留下顽罢。这绢包儿里头是姑娘上日叫我做的活计,姑娘别嫌粗糙,能着用罢。替我们请安,替二爷问好就是了。”
以上出自《红楼梦》第三十七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 蘅芜苑夜拟菊花题”。秋天到了,大观园里种的瓜果蔬菜也都成熟了。袭人准备了水灵灵的红菱,脆生生的鸡头米,还有新打的板栗做得的蒸糕给湘云送过去,另外吩咐送东西的人要对湘云强调:“这都是今年咱们这里园里新结的果子”,意思就是这可都是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食品,放心大胆品尝吧。
菱角广泛生长在两湖、两江、两广等区域,有红菱、青菱、白菱多种,嫩甜爽口,清热消渴,健脾开胃。明代《江盈科集》里有个吃菱角的笑话: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这个北方人不知道菱角是水生的,对人家说是山里长的,还连壳一起吃下去,讽刺了硬充门面、强不知以为知的一帮人。
鸡头,可不是公鸡、母鸡的头,而是鸡头米,学名芡实,是一种睡莲的果实,和莲子类似。由于果实上花萼退化的部分形如鸡嘴,所以叫“鸡头米”,具有益肾固精、补脾止泻的功效,是秋季进补的首选食物。描写“鸡头米”的诗句很多,而我喜欢唐代徐凝的这首《侍郎宅泛池》:“莲子花边回竹岸,鸡头叶上荡兰舟。谁知洛北朱门里,便到江南绿水游。”
桂花糖蒸新栗粉糕,在清代袁枚《随园食单》中“栗糕”篇有介绍:“煮栗极烂,以纯糯粉加糖为糕蒸之,上加瓜仁、松子,此重阳小食也。”古人在重阳节有吃重阳糕的习惯,因为“糕”与“高”谐音,象征秋日登高怀思,栗子糕正是重阳糕的一种。书中记载,贾政于八月二十日动身去外地出差,巡视全国院校升学考试及基础教育工作,之后几天宝玉和众人寻思设立海棠诗社,时已临近重阳,栗子糕正是应景的点心。古高丽人重阳时节也做栗子糕,元代《居家必用事类全集》记载高丽栗糕做法:栗子不拘多少,阴干,去壳,捣为粉。三分之二加糯米粉拌匀,蜜水拌润,蒸熟食之。可以看出两国风俗饮食相似,栗糕做法也不尽相同。后人咏栗糕诗云:“中秋才过又重阳,又见花糕各处忙。面夹双层多枣粟,当筵题句傲刘郎。”可见重洋节日糕点品种繁多,令人垂涎欲滴。